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刘勇 与青年同行,让“理解”闪光

本刊记者 傅祎男
2013年07月04日10: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当年提出“理解万岁”到如今弘扬“理解精神”,简短有力的口号变成更具广泛意义的文化观念,历久弥新。

他,曾任总参政治部青年干事、青年组组长、组织部部长,与青年人及青年工作有着深厚渊源。他,1984年参加老山防御作战,舍生忘死,荣立战功,作为团中央、总政治部组织的英模演讲团成员,在全国巡回演讲。他,曾在人才济济的首都高校礼堂,挥笔写下“理解万岁”四个大字,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记。他,就是共青团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刘勇大校。

在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来到位于长安街沿线一处安静的军队大院,与刘勇一起分享与青年同行绚丽多彩的记忆。出乎意料和让人感动的是,尽管工作繁忙,但从约访到见面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刘勇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准备:书写工整、字迹隽秀的一页页思考笔记,数量众多、异常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历史照片,分类清晰地逐一呈现。思维敏捷,语意精炼,谦逊友善,和刘勇接触,点滴之间洋溢着青春的奋进风采与蓬勃激情。

携笔从戎参战 提出“理解万岁”

往事,像金灿朗日映照在明净水面,刘勇捡闪光的,珍藏在心间。1983年秋,作为当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中文系高材生,毕业前他义无反顾选择从戎之路。一年后,刘勇以优异成绩完成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院艰苦严格的军政训练,作为工兵实习排长奉命奔赴边防前线。作战中,排长中弹牺牲,紧急时刻,他挺身而出指挥全排继续战斗,终于将通路开辟成功,荣立集体一等功。在紧张的战斗间隙,刘勇还采写《一封未写完的信》、《难忘的日日夜夜》等10多篇人物通讯,鼓舞前线官兵,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

1985年5月,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邀请刘勇和其他六位参战英模代表在全国巡回演讲。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演讲报告团成员,赞扬他们的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并关切叮嘱:“我看见你们在底下互相递药,可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登上演讲台时,掌声鲜花齐至,刘勇思潮奔涌,百感交集:“我讲述的,是战友的真实事迹。昨天,我们还在猫耳洞里谈笑风生;今天,他们却带着耿耿之志和拳拳之心,长眠在离离青草之下。难忘那个金秋季节,军事院校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学员,我和同学报名。这一举动使一些人疑惑不解,说我们‘头脑发热,缺乏理智’,‘放弃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去当‘大兵’,太不值得’。这使我思考生命有怎样的价值?大学生不意味着索取和享受,而应肩负责任,全力贡献。”

演讲期间,刘勇动情地叙述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攻打老山某无名高地时,一发炮弹呼啸着在他身旁爆炸,这时身后的两名战士不约而同地奋力扑向他。为此,一名战友身上被打进几十块弹片受了重伤。事后,刘勇抱着十分内疚的心情去医院探望。这位战友说:“刘排长,我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光荣’了不要紧。你是大学生,不能牺牲。”讲到此时,刘勇感慨万分:“当时我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一位战士不惜用血肉之躯保卫我,难道仅因为我们的私人感情吗?他是让我能有机会多做贡献啊!这也是祖国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

演讲报告团在全国反响巨大,很多大学生和刘勇座谈、给他写信。刘勇一次次地经历了动人心魄的场面,沉浸在滚滚的青春热浪之中:学生们把登有演讲团同志事迹和讲稿的报纸举过头顶,争着涌上台让演讲者在笔记本、学生证、甚至手帕上签名留念……“这样动人的场面一直伴随着报告团的足迹。但是,随着与后方青年的交流增多,我发现在鲜花和掌声背后仍存在另外的声音。很多大学生对前线将士的认知程度还显得有限,比如有人曾问,‘战士们之所以这么勇敢,是因为有战场纪律约束吧?’还有人直言‘战士们是不是想立功啊?’”时至今日,说起当时前方与后方的观感反差,刘勇清亮的眼眸中依然透出隐隐的忧思。

为表达这种感觉,在一次座谈会上,当北京师范大学同学要求题字时,刘勇在他们的班级日志上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理解万岁”。他想的所谓“理解”,并不是对军人艰难困苦的简单承认,更不是为个人乞求怜悯,而是希望大学生透过前线官兵的英雄事迹,真正理解同龄人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军人所渴望的理解,是对他们经过战火洗礼的价值观的理解,知道绿军装里有五彩的心灵。同时也希望得到后方民众更高层次的理解,共同关心祖国强盛与民族腾飞,为之做出应有的奉献。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