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与队友战斗在钻井平台上。新华社图片
“我为祖国献石油,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
2010年,中国石油中标伊拉克战后石油第一标,李新民被选中负责大庆钻井项目。
战后的伊拉克仍然是危险丛生。回想当初,一出巴士拉机场,李新民和队友们每个人就被套上了20来斤重的防弹背心,戴上10来斤的钢盔,在拿着冲锋枪的安保人员的护送下,坐上防弹汽车,赶往驻地。一路上,到处是坦克残骸、被炸飞的轮胎,还能看到一排排土袋子垒出的隔离带和还没清理的雷区。
“身在国外,我更加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国;走出国门,我更加体会到找油的艰辛。”李新民说,“我为祖国献石油”,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要付出智慧和汗水,乃至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临行前,同事曾善意提醒李新民:在苏丹打井正风生水起,转战中东会不会太冒险了?
可李新民寻思着,中东市场对于国家、对于中石油真是太重要了。在哈法亚油田,中石油是投资方之一,签约20年,要用7年时间使这里的原油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哈法亚打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石油海外布局意义重大。
中标的井场在伊拉克的哈法亚油田。这里石油丰富,但地下含盐高、地层压力大,还有很厚的石膏层,就是地质情况都熟悉,要打好井也不容易。
第一口井开钻了,李新民白天盯现场,晚上还要把当天的资料一条条地整理清楚,第二天,再跟甲方监督交流,提出下一步的钻井施工建议。刚开始,甲方并不信他,随着井越打越深,李新民预料的一个个情况都特别准,想出的一些办法都见效了,甲方监督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虽然李新民他们不是最早进入哈法亚的队伍,但却是在哈法亚拥有最多钻井订单的队伍。在李新民的带领下,在激烈竞争的伊拉克,1205队已经把根牢牢地扎了进去。
李新民喜欢打井,喜欢钻机的声音,喜欢石油的味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产业工人,李新民说他的梦想很现实,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多打井、打好井,把队伍带好,把技术水平展示出去,在世界的舞台上与国际大公司同场竞技。(新华能源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