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思雄 李章军 颜 珂 杨 彦 饶文靖
2013年03月26日07: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按:
新形势下的农村,一切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既有难得机遇,也有严峻挑战。这其中,农村基层组织到底状况如何,是个关键问题。经验表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好,往往就能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各项工作呈现出积极面貌。反之,则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能否扛起“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担?带着人们的关切,围绕“现状如何、群众怎么看、党员怎么样、干部怎么办”等主题,记者日前专程赴湖南衡东县进行采访,调查了解农村基层组织的现状。今天刊登的是这组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早春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湘江上游的湖南衡东县城,正好碰到来县城了解房价、打算买套房子给孩子成亲用的农民阳爱民。“这几年在乡镇干部的帮助下,种植技术提高很多,收入增加不少,现在的干部比过去亲切了”,他说。
像阳爱民这样,在基层干部帮助下,生产生活得到改善的群众还有许多。衡东县荣桓镇武装部长刘建良说,他去年参加畜牧师培训后,帮助山塘村养猪户刘秋云解决了母猪繁殖死胎问题,两人此前曾因计生问题有矛盾,这下关系也缓和了,见面也能说说话了。
这是衡东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鲜活成果的一个缩影。
衡东,位于衡山之东,是中部地区——湖南省的一个典型农业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186个,党员24329名。应该说,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衡东县做了不少实事,也被验证是有效管用的。
□ “能人治村”帮富能力强一些
“选举时我从不打任何招呼,无记名投票我得票非常高”,说这话的,是衡东县新塘镇宋坪村党支部书记向忠华。他不仅是群众眼中的“能人”,有自己的工程建设公司,也是群众认可的“带头人”。他担任村支书这几年,村里出现不少可喜变化,重大事项全部透明公开。他多次跑省、市、县相关部门要项目、要资金,有时要请客吃饭等,但没在村里报销一分钱,而是个人垫付几万元开支,群众称他是真正的“义务劳动者”。
“选准一个能人,带强一个班子,活跃一方经济”,这是衡东县近年来实施“能人治村”看得见的成效。
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能选到一个“能人”。相反,这是一个大难题。现状是,农村人才大量外流,村级组织班子后备力量匮乏,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后继乏人的问题非常严重,部分村级组织班子年龄老化,年轻党员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加上一些年轻党员对当村干部缺少热情,乡镇可下派干部数量有限,有些村只能选拔“将就”书记。
衡东县同样面临着选不到人的尴尬。该县所采取的办法是,“内部留任一批、邻村调剂一批、外地请回一批、逐步调整一批”,把一批党性强、靠得住、有威信、有本事的“能人”调整到村“两委”任职。如今,衡东县561个村有162个“能人当家”,村干部队伍中,专业大户、致富能手320多人,同时储备了一批“能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2012年,荣桓镇干部向正华到县农业局学习了水稻浸种育秧技术,作为该镇新屋村驻点的第一书记,他利用学来的技术,帮助该村种粮大户罗正东育秧,解决了往年育种坏死多的难题。罗正东非常高兴,感觉“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
拉近干群关系最直接的做法,是让群众得实惠,而“群众能否富,关键看干部”。针对当前乡镇干部“50年代出生的基本退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唱主角,‘80后’逐步增多”的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干部学历层次相对提高,但农业技术和农村工作技能相对缺乏的现状,为有效解决乡镇干部有知识缺技术、有头脑缺经验、有信息缺常识等问题,衡东县广泛开展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要求所有的乡镇干部有驻点联系村,并要“学一技、会一技、专一技、传一技”,用所学技术帮群众致富。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