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校新区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是农民稳定增收的“聚宝盆”。高校新校区吸引来的不仅有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房产、餐饮、交通、休闲、娱乐等行业都会将“触角”延伸到这里,可以说在校区周边是商机无限。从高校新校区立项规划到奠基开工,嗅得商机的众多开发商便抢占地盘,校区周边成了炙手可热的地产开发热点,并带动周边楼盘升值30%左右。随着高校新区建设的推进和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与之相关的餐饮服务、物业管理、清洁卫生、校区安全等领域可以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大量就业岗位也使得当地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据测算,每一万名大学生就需要250个就业岗位来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由此分析,11万学生规模的高校新区,可提供就业岗位约3000个,每个岗位年创收按5万元计算,可增加产值1.5亿元。除此之外,大学城周边可聚集各类商家1000个,又可增加产值1亿元。初步估算,高校周边5000个劳动力弃农从事服务业,人均收入可增加2—3万元。
(五)高校新区建设,有利于营造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的软件环境。大学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因为,高校新区所从事的活动,大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师生之间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活动和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和熏陶,都是理性、价值性、意义性极强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大学文化也就具有了超越世俗文化的特点。它来源于城市文化,又高于城市文化的一般形态,并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从而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知名度。高校新区入驻的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许多专业学科在全国都是知名的,山西医科大学等院校也是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院校。高校新区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为主,涵盖了文、理、工、医、管理、经济、建筑、机械、交通、教育、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可为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生物产业、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形成积聚高端人才、区域先进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新城区,晋中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将影响全国,山西“硅谷”在晋中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将成为晋中文化发展的又一张王牌。同时,高校新区的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众的团体意识和气质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新文化要素。正是这些人本的、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得以引领晋中乃至全省文化的发展和精神的塑造。
三、发挥集聚优势:需要超前给力的战略措施
高校新区高端人才与先进要素的高度集聚所产生的优势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存在搬迁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手续办理复杂、失地农民安置难等诸多负面影响。如何放大聚集效应,缩小负面影响,是我市政府需认真思考和谨慎对待的课题。
(一)依托高校新区的优质资源聚集功能,实现区域的产业升级。政府应当牢牢把握大学城造址晋中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定式和习惯性模式,充分利用大学城各种功能,尤其是新的优势,来增强自身优势,转变自身劣势,把当地经济社会宏观发展战略与大学城发展规划与发展规模结合起来,形成依托大学城实现自身城市化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周边地区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例如,开展政府、企业、研发机构与大学城的合作,共同进行区域经济研究、软科学研究,联合进行大项目规划,联合搭建各类科技平台,可以依托大学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知识,构建产业集群、试验基地、创业中心、软件基地配套设施等,设立更多的横向科研课题,争取大学城对本区域产业规划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指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机制,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二)高端谋划科技创新园建设,积极主动与太原联手打造科技创新城。山西高校新区入驻晋中,无疑是晋中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认为,从现在起,晋中市政府应该依托高校新区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管理运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早谋划科技创新园建设项目,旨在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解决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园建设应以科技研发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根本,以人才、技术、资本为重点,体现“创新、集聚、孵化、辐射”四大功能,着力打造“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三大集聚平台。建议高校科技园区采用“多校一园”的建设模式,即由政府主导下的共建共管体制,制定支持和鼓励政策,在把晋中现有的科技资源有效导入科技创新园核心区,集中整合发展的同时,加快吸引、集聚省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入驻科技创新园,创新创业发展。
(三)优化高校新区建设的发展环境,为建设“山西硅谷”提供“丰沃土壤”。首先,要优化政务审批环境。晋中市政府要发挥综合协调功能,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拆迁、征地、开工前的手续完善等一系列审批事项,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便捷、高效,保证高校建设项目依法合规,顺利推进。其次,要优化金融服务环境。针对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缺口大问题,积极筹建“山西高校新区投资发展集团”,鼓励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高校新区建设,形成一个竞争性的、广覆盖的、多要素的银行、保险、担保等投融资平台,以突破资金瓶颈制约。第三,要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要把生态、休闲、宜居、宜商作为晋中北部新城建设与高校新区建设的城市生态定位,在完善高效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快建设晋商公园二期,北山综合整治生态绿化工程,潇河生态湿地公园以及遍布城内的23个5000平方米绿园工程,构建晋中城区绿色生态防护体系,塑造高标准的城市生态空间和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城市景观,把山西高校新区建成现代宜居城市特征的新兴社区。
(作者单位:晋中市农委)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