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奥巴马领导风格刍议

■   李永成/文
2013年02月27日13: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2年11月7日,贝拉克?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迎来了第二个四年的白宫生活。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1] 很显然,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避免国际关系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反复出现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我们对中美关系的基本追求。这也得到了美国的积极响应,奥巴马政府表示愿与中方一道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那么,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基本走向如何?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如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奥巴马的领导风格来回答上述问题。

奥巴马领导风格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富兰克林?D.罗斯福1933年就任总统后,以大萧条为契机,大力扩展总统的决策职权,国会的决策地位被相对削弱,号称“帝王总统”(imperial presidency)的美国现代总统制从此确立。此后,总统力压国会,成为政策倡议的主要源头,也成为美国政治风景中最引人注目的权力标志。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总统依然是全球事务中的显赫人物,了解奥巴马总统的领导风格,有助于我们洞察他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式,为理解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势提供一个有益的分析视角。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弗雷德?I.格林斯坦教授(Fred I. Greenstein)是美国总统研究的名家,2004年曾获得美国政治学会的年度“总统研究终身成就奖”。在《总统的差异:从罗斯福到奥巴马的领导风格》一书中,[2] 他独辟蹊径,将总统的领导风格还原为“公众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政治技巧”、“政治远见”、“认知风格”、“情商”等六大要素的分析,建构起一个理解、评估和预测总统领导能力、政策取向及其白宫表现的理论框架,深受学界和政界人士推崇。

公众沟通能力主要考察总统与公众进行实质性沟通交流的效率,罗斯福、肯尼迪、里根都具有杰出的公众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审视总统组建团队并充分发挥团队所长、最大限度地减少幕僚们揣摩上意、报喜不报忧的倾向和创立高效率、制度性安排的能力。政治技巧着重看总统能否充满自信地行使权力,能否建立并维持公众支持,能否在幕僚中树立一个驾轻就熟、意志坚定的政治操盘能手的口碑;政治远见指总统能对政策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具有一套宏观的总体目标,坚持己见、立场稳定,能够支配政策话语权,成为追随者的精神靠山和政界的定海神针,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里根都是具有政治远见的总统。认知风格主要指总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高低。情商则是管理个人情绪影响的能力。实践表明,作为总统,不仅需要极高的智商,更须辅以极佳的情商,否则便会出问题。约翰逊、尼克松、卡特和克林顿都拥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智商,但他们的情商则瑕疵颇多。卡特则因性格缺陷而使自己任职期间屡屡错失良机,最后竟失去连任的机会。克林顿的情商缺陷不仅使他在政绩上有负其超常能力,也使他因性丑闻而陷国家于尴尬难堪。

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奥巴马的气质与能力被认为是战后美国历任总统中并不多见的,其领导风格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突出的公众沟通能力。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以其精雕细琢的主旨演讲而一鸣惊人,借势在全美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很快便成功地当选联邦参议员,从伊利诺伊州参议院进军华盛顿国会山。2009年入主白宫后,奥巴马的演讲沟通能力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他已经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善于进行公众沟通的政治形象。奥巴马的影响力不仅来自其演说天赋,也来自演说中传达的政策信息。2012年,奥巴马在三场总统辩论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观众和选民;其胜选演说更是一如既往地声情并茂,意气风发,让支持者振奋不已。不过,奥巴马的演讲被一部分选民认为说教味太浓,加之他在媒体上曝光太多,这样可能反而会削弱他的政策言论对这部分公众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力。这大概也是为什么2012年大选中选民对奥巴马的期待大为降低的原因之一。

第二,良好的组织能力。作为参议员出身的总统,奥巴马跟约翰?肯尼迪一样被认为缺乏管理大型组织的经验,但他善于学习,知人善任,搭建了能力卓著的幕僚团队。不仅如此,奥巴马充分注意到了肯尼迪就职之初在猪湾行动中所犯的决策错误,深知未经深入讨论便形成决策的风险,因而信奉兼听则明的决策理念,鼓励幕僚们各抒己见。他说:“根据我对历史的了解,白宫的危险之一在于最终形成了集体思维(groupthink),所有人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既没有辩论,也没有不同看法。所以,我欢迎在白宫里进行深入热烈的讨论。不过,我知道,作为总统,我是最终的决策者。我负责提出愿景,我的团队负责执行。一旦做出决定,我希望他们能着力贯彻。”[3] 奥巴马对阿富汗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下令突袭拉登住所并成功将其击毙,这些决策充分体现了他驾驭重大决策过程的组织能力。

第三,娴熟的政治技巧。奥巴马的从政记录表明他是一个极富政治技巧的人,早在伊利诺伊州参议院工作时便对结交政治盟友之道轻车熟路了,这也为他在华盛顿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的表演提供了强大的助力。2008年大选获胜后,他邀希拉里出任国务卿、请共和党人罗伯特?盖茨留任国防部长都成为政治技巧上的出色手笔。不过,在两党政治日益具有极化特征的美国政治生活里,奥巴马过于注重平衡调和的政治技巧不时遭遇困境,显得温和有余,刚猛不足,决策效率亦大打折扣。白宫与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在财政预算和国债上限问题上长时间的博弈充分体现了奥巴马的政治技巧在现实困难前的无奈。

第四,公认的政治远见。一直以来,奥巴马的政治对手们认为他擅长空洞无物的夸夸其谈,但欠缺政治远见和执行能力。然而,四年来,奥巴马在白宫的言行举止、政府决策皆以其政治愿景为本,总是抓住时机将他的施政计划向国会和民众和盘托出,以寻求在整个美国政治图谱上获得支持。总体而言,奥巴马的政策较少受到抽象信条的掣肘,而更多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致力于设计各种行得通的、政治上切实可行的政策。譬如,其能源政策不仅大力推动了绿色能源的投资和技术研发,也鼓励了美国的页岩气开发利用技术,从长远看对美国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颇具积极意义,体现了奥巴马的政治远见。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