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河南驻京团工委:身边的农民工朋友怎样越来越多

2013年02月19日14: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找上门来

  尽管得到认可是艰难的,但经过不懈地努力,郭清和驻京团工委的名字还是慢慢地在打工者群体之间传递开来,时间长了,有些农民工主动找上门来。

  来自河南内黄县的陈刚就是主动找上门的求助者。

  这名招呼了几十个老乡一起在工地上忙活了大半年的包工头,遭遇“工资拿不到,老乡面前没法交代”的窘境。他和兄弟们曾经上访过,也曾试图通过和平谈判去解决问题,但最终都没能要回自己的工资。

  “当时80个农民工把北京通州区政府围住,希望政府能替他们给讨个说法。”郭清说,当她出现在这群农民工面前,操着家乡话告诉他们自己是来帮他们维权的,没几个人相信她。直到她跟工程方理论起来的时候,这些农民工才知道她真的是来帮助自己的。

  如今郭清已经帮他们走上了诉讼的道路,尽管经过5次开庭,还是没有结果,但郭清还是愿意为那些尚在等待的农民工努力坚持。

  这样的求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她曾帮助过一位在工作中意外断指的农民工争取到了应得的补偿,也曾帮助几名务工青年争取到了公司的社保。

  很多时候,维权道路走得并不容易。郭清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农民工调查、取证。“因为法律意识的薄弱,农民工一般处在被动地位。”

  去年的一个维权案件就曾让郭清费了好大的力气。“37个建筑农民工被拖欠19万元多的工资。”她说,这个案例不仅涉及人数多,涉及金额大,最关键的是根本找不到证据。

  “对方做得很完美,包工头找了黑社会,逼着农民工拿着钱拍照,然后让他们在空白纸上签字,做成工资的收据和劳动合同。最后在深夜,开着车把这些农民工拉到不同地方扔下。”这样棘手的事情到了郭清这里,通过坚持就劳动合同进行鉴定,与工程开发商的法务部门长时间协调,那些农民工最终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

  去年5月,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与河南省驻京团工委在原来权益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市河南务工创业人员法律服务中心,更多的人找到郭清,她在北三环的那间办公室常常挤满了来求助咨询的农民工。

  “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都有十几个左右。”中心的志愿者姚飞负责日常的接访咨询。事实上,因为有太多农民工维权的事情需要做,郭清很早已经联系了一批法律工作者一起来推动这个事情,从最初只有3个志愿者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支1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

  郭清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为农民工维权这个工作中来,在将来,不仅为河南在京务工青年,也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提供法律援助。(陈凤莉)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