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党建周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应该怎么开

2012年12月25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员来信

  近期以来,不少党员给《党建周刊》来信,就自己身边发生的与党建相关的话题与我们交流。为了给基层党员提供一个新的互动平台,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党员来信”栏目,力求党心民意在这里交融交汇。欢迎广大党员将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落笔成文,与读者一同分享,共同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来信请发至我们的邮箱rmrbdylx@yahoo.cn,或登录“人民网·七一论坛”(http://71bbs.people.com.cn),给我们留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临近年尾,各单位都要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今天,我们摘发几封关于“民主生活会”的党员来信,敬请关注。

  ——编者

  

  谁提尖锐意见倒成了另类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基层单位的党委书记。我们单位每年要开两次民主生活会,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我已经参加了5次。我发现,原本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旨的民主生活会,现在成了互相表扬、皆大欢喜的会。

  以去年的民主生活会为例,我们单位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一共5名领导班子成员参会。与会者都提前准备好了材料,到了开会时间,上级领导来列席,我们照稿子念一念,基本是三大块:讲作风自我肯定得多,讲存在问题都轻描淡写,讲别人多是互相吹捧。最后,上级到会领导再充分肯定一下,我们高兴,上级高兴,会就算开完了。

  比如,其中一个领导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是这样的:“个人存在问题,三点:在学习上学以致用还不够,求真务实有时做得还不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时还不够规范。原因,也是三点: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有所作为的思想有所减弱,对民主集中制学习掌握不够。”仔细对比,我发现近几年他基本都是这几条。

  其实,作为书记,会前我也想了很多,想对一些人善意地批评批评,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但到了开会时,一看大家都这样,我就不得不告诫自己谨言慎行,如果在会上当面给人提意见,不仅同僚会觉得你是另类,上级领导也会觉得你不成熟。特别是一些人明明有问题,但自己把自己夸得像一朵花的时候,上级参会领导明显给予肯定的时候,自己就不得不去“维护”这种氛围。我在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说了真话,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编辑同志,据我所知,目前基层不少地方的民主生活会大致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环境如此,谁提尖锐的批评意见反倒成了另类。哎,这样的风气该怎样扭转呢?

  甘肃平凉  郭  遥  

  

  当面不敢提,背后意见一箩筐

编辑同志:

  我是基层的一名党务工作者,经常参加民主生活会。我发现,民主生活会上不少人当面不敢提意见,背后却是意见一箩筐。

  去年在参加一个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时,会上一致说某某领导爱岗敬业、性格耿直、秉公办事、艰苦朴素等,我一听觉得这个领导干部确实优秀。可事后,大家私底下却说,其实这位领导心胸狭窄,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帽子,平时不干实事,常给自己不喜欢的人“穿小鞋”。我反问,民主生活会时你们为啥不说实话?他们苦笑着说,与领导交恶,除非你不想在这个单位待了,否则千万不能“站错队伍”。

  时间长了,我发现民主生活会上,大家都是自我批评的比较多,而且都是些自己学习不够、深入基层不够等不痛不痒的话;批评别人的内容却几乎没有。即使能听到一些所谓的“批评”,也就是“某某同志经常加班加点要注意身体,要多照顾家庭”、“某某同志有时说话太直,容易得罪人”等看上去像批评,却暗含“褒义”的批评。

  还有同志告诉我,有些领导干部怕听到“杂音”,怕影响自己的权威,需要大家对自己“歌功颂德”、“唱赞歌”。于是,想方设法把一些“刺头”排除在民主生活会之外,淹没他们的“声音”。参加民主生活会的同志,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努力排练”的,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民主生活会应该是激励会、批评会,但我发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却基本上开成了“和谐会”、“歌颂会”、“马屁会”。我在想,民主生活会本来应该站在有利于工作的角度畅所欲言的,只有多听听不同声音、不同意见,才能达到促进工作、取得实效的目的。

  江西宜春  沈  沉  

  

  四年咋都一个毛病

编辑同志:

  我曾经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多次参加过民主生活会。我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几乎年复一年地总是提自身存在几个“老毛病”,比如:创新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足,学习不够,怕得罪人等。而且,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对同一个人而言,从一开始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时就是这样,几年过去了,还是同样的问题,从无改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打印室查阅资料,无意中看到本单位某领导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我打开一看,在剖析问题时,他最大的问题是“创新意识不够”。我又接连查看了该领导此前3年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最大的问题竟都是“创新意识不够”。我问了问打字室的同志,他们告诉我,这些材料每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基本都是秘书代笔完成的,大多都是把年份一改,前面的工作内容部分更新一下,就是下一年的民主生活会材料了。

  我纠结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很多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的发言材料都由秘书代笔,有的领导甚至连内容都没有看,只是在会上念一念稿子完事。于是,上面出现的某领导在民主生活会上连续4年都提到最主要不足是“创新意识不够”,也就不足为奇了。

  编辑同志,您说民主生活会如果都成了走过场、摆样子,那么这样的会还能听到真实的声音,还有年年开的必要吗?

  湖北恩施  王一彬  

  

  (尊重来信者本人的意见,署名均为化名)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媚、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