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豐碑,矗立在太行山上——追記共產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

記者王洪峰、孫鐵翔、王昆

2016年06月21日14:43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豐碑,矗立在太行山上——追記共產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

李保國(前)帶領學生實習(2009年11月29日攝)。 新華社發

“有雨遍地流,無雨渴死牛”“年年種樹不見樹,歲歲造林不見林”……30多年前,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內丘縣崗底村,是太行山區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一名朝氣蓬勃的大學青年教師來到這裡,立志幫助鄉親們改變面貌。35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他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幫助農民增收35億元以上,10萬農民在他的帶領下脫貧致富奔小康。

他像一粒種子,無怨無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開花。4月10日凌晨,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入睡后再也沒有醒來,突發性心臟病奪走了他58歲的生命。

他,就是共產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林業專家李保國。

李保國走了,他的手機照樣“忙”著。

仍有山區的果農不時打來電話、發來短信,向他們的李教授“請教種果樹的學問。”

那些遠在大山深處的人們還在盼著他去教他們種果樹。

熟悉李保國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無論何時何地,素不相識的農民打來電話,他都會耐心地接聽解答。

1981年,李保國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正逢學校決定在太行山區建立產學研基地。於是,他積極響應號召,走進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邢台縣前南峪村。

從這裡開始到生命的盡頭,李保國把一生都獻給了太行山。

“要啥啥沒有,種啥啥不活”……當時的太行山,石頭多、土層薄、不涵水,水災旱災頻發。脫貧致富,成了山區群眾的“心頭大事”。

看著那一座座“石頭山”,李保國反而來了“杠頭”勁兒,把自己天天“釘”在了山上。渴了,喝口山溝裡的水﹔餓了,啃兩口饅頭﹔累了,挨著大樹靠一會兒﹔困了,找個大石頭瞇一覺……他和課題組起早貪黑,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壑壑。

一個月后,李保國採取“山中造地”的辦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

李保國因勢利導,引導農民栽蘋果、種板栗。農民不會種,他舍得下“笨功夫”,面對面講、手把手教、一家一戶盯著人種……幾年下來,前南峪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還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脫貧為科研出題,科研為脫貧解難。老百姓脫貧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前南峪的“致富經”讓農民們嘗到了甜頭,也讓李保國心裡更有了底。

1996年,一場暴雨沖毀了河北省內丘縣崗底村,面對田間地頭的一片狼藉,一向硬氣的村黨支部書記楊雙牛哽咽難言。

李保國悄悄遞給他一個小紙條,上面寫著“需要果樹管理技術,我可以幫忙”。

一個月后,李保國帶著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崗底村,一住就是9年。

幾年后,李保國當初的“一諾”生出了“千金”:崗底賣出了100元一個的“天價”蘋果,村民人均收入從不足百元達到3萬多元。

臨城縣城北的狐子溝,遍地礫石,無土無水,開發經濟林簡直就是一個神話。1996年,臨城縣綠嶺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勝福等合伙承包了那裡的3500畝荒山崗,聘請李保國做技術指導。

李保國組織課題組專家實測了20多個土壤剖面,最終確定發展種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在李保國的指導下,大家一手找水源,一手開溝換土改善土質。通過開山換土,一棵棵核桃苗扎根荒山。

在臨城縣,已有1萬多農民靠種植薄皮核桃走上致富路。

從富崗蘋果、綠嶺核桃、南和紅樹莓,到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蘆峪……他用一項項技術培育品牌,染綠了荒山,澄清了河水,點亮了山區千家萬戶的希望。

30多年來,正是靠著這一股子“杠頭”勁兒,李保國主持完成1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的科研成果,創新推廣36項農業實用技術,直接幫扶40多個村致富,間接帶動數百余村脫貧,10萬多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

“我是農民的兒子,最見不得農民窮!”農民出身的李保國道出了朴實的心裡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