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時代先鋒)

他有一腔草原柔情—— 追記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下)

記者 劉裕國

2014年04月04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些,再近些

“群眾就是老師,多走一步路,多問一句話”

走進3月的康巴大地,白雲藍天下,一朵朵鮮亮的白色帳篷,像羊蹄花盛開在鮮綠的草原上。牧民們搬進溫馨的新帳篷,都十分感恩畢世祥為之付出的心血。

2008年10月,時任副州長的畢世祥,牽頭落實四川省下達給甘孜州的一項任務——設計帳篷新生活藍本,讓牧民們在游牧過程中也能過上舒適的現代生活。

畢世祥接到這個任務,既為鄉親們感到高興,又覺得很有壓力。帳篷新生活的設計,國內外都沒有可借鑒的模式。畢世祥說:“我們要圍繞群眾的利益來開展工作,汲取群眾的智慧來改進工作,群眾就是老師。”

畢世祥一頭扎進牧場,住進帳篷,與牧民抵足而眠。

草原深秋的夜晚,寒風呼嘯,寒氣透過篷布陣陣襲人,冷得讓人無法入睡。他想著,這種草原老式帳篷,牧民們一住就是幾代人,漏風、漏雨、不防潮、不保暖。室內設施簡單,沒床具,牧民席地睡,年齡上了50的人,大都風濕病纏身,走路直不起腰來,他們的草原生活,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浪漫。

牧民說:“我們的游牧生活長期就是這樣,要是有一間能搬得走的保溫房就好了。”

一連幾個夜晚,畢世祥就著酥油燈,和牧民促膝交談,聽取他們的想法,一起探討帳篷應該咋樣改進,設備應該咋樣配置。

住在不保暖的帳篷裡,畢世祥的頭疼后遺症每晚都會發作。隨行工作人員勸他:“住帳篷太辛苦,你又有頭疼病,還是住到條件好點的縣城去吧。”他說:“離群眾遠了,怎麼學得到東西?我們就是要近些,再近些。”

那段時間,他帶著相關人員整天在帳篷和牧場轉悠,牧民們的建議和他自己對牧民帳篷生活的設計構想,記了滿滿幾大本。不久,就設計出防風抗凍、拆卸方便的新式帳篷﹔設計出可支撐,又透氣的晒奶墊,可改變長期隨地晒奶渣的不衛生習慣﹔設計出不用電、使用方便的手搖牛奶酥油分離器,帳篷搬到哪裡,牧民都能吃到新鮮酥油。他還帶人設計出折疊床、多功能組合桌、太陽能照明等,共計9大件帳篷新生活的設施樣本。

2009年的藏歷新年,新型帳篷在石渠縣色須鎮發放時,牧民們圍著新型帳篷跳起“鍋庄”舞,夸贊不已。如今,甘孜州牧區帳篷新生活“9大件”已普遍推廣,極大地提高了牧民們的生活質量。

畢世祥常提醒身邊的干部:“下基層要多走一步路,多問一句話。隻有接地氣,才能生靈氣。”多年來,畢世祥堅持在基層多走多問。從廣袤高寒的草原牧區,到延綿濕熱的河谷農區﹔從東部、南部到北部,他進村入戶,把田間地頭當課堂,以牧場草甸為書本,拜農牧民群眾為老師。他與基層群眾共探討,齊商量,找到了制約甘孜州農業發展的症結﹔他提出,要跳出傳統農業來抓農業,加大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的投入。

不要“光面子”,不做“夾生飯”

“群眾就是口碑,錢進兜才算服務到位”

位於半山腰上的瀘定縣烹壩鄉沙灣村,大棚連片,蔚為壯觀,嫩油油的菜苗躍躍生長,正在地裡忙活的菜農們綻開笑臉,無不感激畢世祥。

沙灣村是甘孜州的科技推廣示范村之一。2008年5月27日,畢世祥來到這裡。他一邊查看地膜栽培的茄子、辣椒、黃瓜的長勢,一邊與菜農親切地交談。

他問菜農:“你們對種科技大棚蔬菜滿不滿意?”

菜農回答:“既滿意又不滿意。”

“為啥?”畢世祥皺起了眉頭。

原來,蔬菜成熟時,菜農都隻在家門口和公路沿線賣菜,量大了就銷售不完,有的還爛在地裡,收入比過去高不了多少。

畢世祥的心情一下沉重起來……他立即把隨行的縣鄉干部召集到一起,語重心長地說:“現在科技推廣到了農戶,村裡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面子上是好看了,但增產不增收。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工作還差把火,‘差把火’就是‘夾生飯’,錢要裝進老百姓兜裡,才算是服務到位。”

畢世祥提出改變“坐商習氣”,開拓州外市場,培養新型農民。不久,一批有經濟頭腦的新型農民在瀘定等地涌現。他們不僅會科學種植,還懂得如何打開銷路。如今的甘孜州,新事連連,農民上互聯網找銷路,農業股份合作社與成都、重慶等大城市的超市直接對接。

得榮縣子庚鄉瓦卡村村民格絨拉姆說:“在畢部長的關心下,我們家的3畝葡萄一點都不愁銷路,去年收入3萬多元。”得榮縣按照畢世祥的要求,瞄准老百姓的腰包發展葡萄釀酒基地,去年已迅速增加到6707畝。

“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畢世祥走到哪裡都把這個口號叫響。

前些年,甘孜州的景區亮點迭出,紅紅火火,而畢世祥頭腦很清醒:旅游業是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了,但依托旅游富起來的群眾並不很多。為此,他又出了兩招:

提升景區品質,促進當地居民與旅游業深度融合。

他反對一建景區就讓住戶往外遷,支持他們加入旅游服務鏈,在家門口致富。如今的海螺溝、木格措、美人谷等一批著名景區都讓當地群眾收入倍增。住在美人谷的盧阿姆,新蓋了樓房搞接待,她說:“我家年收入達30萬元。”

開拓發展思路,創新開發“民居接待”。

走進丹巴縣甲居藏寨。一幢幢藏式新民居,白牆紅壁,錯落有致,層層疊疊地分布在大山深處,掩映在綠樹和鮮花叢中,與古老的碉樓交相輝映。卵石鑲嵌的條條小徑,如彩帶在寨子裡飄來繞去。小徑上不斷涌動著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

畢世祥曾無數次來過這裡。這是他抓的首批“民居接待”試點之一。

甘孜州有許多像甲居這樣上百戶人家聚居的藏寨,寨子古朴自然,歷史悠久,有的還保存著明代古建筑。畢世祥一直在琢磨如何將這些具有濃郁藏鄉文化特色的古老寨子變成聚寶盆,讓這些地處偏遠的群眾盡快富起來。

2004年6月,在一個旅游發展研討會上,畢世祥首次提出要打造“民居接待”旅游新模式,他說:“對那些有獨特風貌的偏遠藏寨,政府要投入,要舍得花錢。”

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即便打造好了,領導來剪彩,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有這筆錢,還不如在景區修賓館。”

畢世祥堅持自己的想法:“領導剪彩不如群眾喝彩!”

一錘定了音。甘孜州“民居接待”迅速發展,如今已成為一大新興的特色旅游產業。全州“民居接待”戶已達2800余家,鄉村旅游從業人數達8000余人。

走在甘孜州,最美的村庄是藏寨,藏寨最熱鬧的地方是“民居接待”點。

寨子裡的群眾都打心眼裡感謝畢世祥。他走了幾個月了,寨子裡的群眾還常在夜裡手捧酥油燈,舉目星空,用高原上藏民族古老的習俗,為他們心目中的好干部畢世祥祈福……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04日 06 版)

上一頁
(責編:喬業瓊、常雪梅)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