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農民的兒子於海河

——追記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寶清縣政協副主席於海河

2014年02月14日08: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志如海河

於海河在寶清農業戰線工作了20多年,從鄉鎮到農業局,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縣145個行政村。在任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的兩年多時間裡,於海河帶領班子成員爭取了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項目50余個,爭取項目資金7.9億元,引領農民群眾建起55個農業園區,其中國家級6個,帶動農戶3.5萬戶,人均增收幅度達19.8%。

“能爭來這個大項目,跑折了腿都值啊”

龍頭鎮蘭花村村民高天平是農業園區建設的受益者之一。2012年,農業局推進紅小豆園區建設的時候,高天平見園區推廣的珍珠紅比傳統種子要小好多,怕影響產量,就是不肯種。

於海河知道,農民是不敢拿一年的投入來做試驗的,他們賠不起啊。於是,他從兜裡掏出800元錢:“成本我先給你,損失了算我的。”如此情真意切,高天平不好再拒絕了。秋后,他種植的珍珠紅小豆每畝增產500多斤。那年,他家糧食增收20%。

“嗐,我欠下一筆良心債啊!” 得知於海河去世,高天平流著淚說,“那800元到現在還沒還他呢!”

“三農”事業就是於海河的人生追求,已經和著血液流淌在他的身軀裡。在於海河擔任農業局局長之后,他就有了一個夢想——盡快改善傳統單一的種植結構,讓農民靠科技致富。為了這個夢想,於海河常年起早貪黑,以致積勞成疾。胰腺炎發作的時候,他的腰疼得直不起來,飯吃不下一口,甚至整夜無法入睡。然而,當妻子毛淑香勸他去醫院看看時,他總是說:“沒事,等忙過這一段吧。”

時任農業局辦公室主任的趙澤強至今難忘那一幕情景。一次,他和於海河去省裡爭取一個勞動力轉移項目。因為相關部門的辦公室分布在幾個樓層,於海河拖著那條“老殘腿”上下折騰十多次。傍晚,事情辦完的時候,趙澤強發現局長不見了。最后,他在廁所裡找到了於海河——於海河大汗淋漓、面色慘白,蹲在地上已經站不起來了。趙澤強趕忙上前扶起他,他卻看著趙澤強傻笑:“項目終於爭取到了,多好啊!”趙澤強的眼淚頓時就下來了。

農業局新能源辦公室主任楊樹林也經歷過難忘的場面。為了爭取一個項目,他和於海河去省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報送材料,因為人多,他們在走廊裡站了小半天。材料好不容易遞了上去,卻被工作人員打了回來:“材料不大充分,再回去補充一下吧!”於海河問清需要補充的內容后,就急著回寶清。楊樹林看著於海河額頭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心疼地說:“局長,來時坐了一夜火車,今天又站了那麼長時間,你的腿能吃得消嗎?住一宿,明天再回吧。”於海河執意要走,一邊擦汗一邊說:“傻小子,知道嗎?如果能爭來這個大項目,我就是跑折了腿都值啊!走,趕快回去!”

對這條“老殘腿”,於海河一直靠吃藥對付,那麼多事情要忙,他實在舍不得花時間去看病。直到2011年9月,他才被妻子硬拽著去了哈爾濱。檢查過后,醫生問毛淑香:“病人怎麼來的?”

“走來的呀。” 毛淑香回答。

“你開玩笑吧?他的膝蓋關節滑膜已經磨沒了,不動都疼得要命,還能走路?你們家屬咋這麼狠心?”醫生這番話讓毛淑香委屈、心疼,難過得哭了。

“得馬上手術,要不,后果會很嚴重!”醫生不由分說。

“好,好,我們回去一趟,過幾天就來。”於海河拿上醫生開的應急藥,拉著妻子離開了醫院。

然而,這一回去,又是披星戴月、一拐一瘸的兩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權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