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盤點:奮戰在救災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持續更新)
一線黨員︱感人故事︱感人瞬間︱獨家連線︱圖集︱滾動報道︱援助動態
病床上的石華祥。沈義南 攝影
4月25日,在滎經縣新添鄉黃祿村6組,村民們正在組長陳德榮的帶領下搭起了帳篷,村民何炳瓊說:“這下好了,不用十幾個人擠一間帳篷了,這都是我們書記為我們做的好事,可惜他卻為了我們受了重傷。”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抹起了眼淚,“我們全村的人請你轉達幫找最好的醫生,讓他快點好起來,我們老百姓很需要他……”這位書記就是50歲的黃祿村村支部書記石華祥,當了21年的村支書,一心為群眾著想。在“4·20”地震中,為了群眾,為了工作,他在開完會返家的路途中受傷。
因為責任 他在危急時舍小家顧大家
4月20日八點零分,石華祥正准備刷牙,地震來襲,頃刻間他們家的房屋搖擺起來,瓦片飛落、冰箱被震倒、牆壁開裂,來不及刷牙吃早飯,他的第一反應是擔心村裡群眾:“這次地震太厲害了,群眾以及他們的房子一定遭殃了。”情急之下,他顧不上自家快倒的房子,顧不上安慰驚魂未定的妻子,快步跑向附近村民居住區,邊跑邊吆喝:“地震了,趕快出來!”妻子羅吉瓊知道最危難的時刻,是指望不上他了,事后隻得找來親友幫忙收拾受損的房子。
“共產黨員都站到我身邊來!”8點20分,他已經帶領村組干部和黨員分組查看災情,轉移受災群眾。下午他及時爭取了2頂帳篷搭在了受災最嚴重的6組,可是人多帳篷少,他又組織黨員群眾開展自救,用油布搭起了簡易的帳篷,並安慰他們:“在災害面前,黨和政府從來沒有扔下群眾不管過,所以一定會盡快給我們送來帳篷和食物”。黃祿村有6個組,因為偏僻,人員居住很分散。逐戶走完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可是每天他都堅持帶上黨員干部走三趟,排險情、搭帳篷、分發救災物資、安慰受災的百姓,常常忙得下午才吃上一頓飯,有時候要忙到凌晨一兩點才可休息一下,他的腿因此而變得紅腫和僵硬,腳掌上打起了血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