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平 姚雪青
2013年04月10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制圖:蔡華偉 |
在食堂就餐的學生裡,不光盤的還有不少。“飯菜不合口味、難以下咽”“覺得能吃挺多的,但吃了一半就飽了”等等成為理由。看來“光盤”要從一時行動成為常態,除了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節儉教育、艱苦生活體驗教育,學校食堂也得不懈提高餐飲質量、改進服務方式。
新聞背景
“各地各校於即日起至4月10日,要針對餐桌浪費問題開展一次全面自查整改。”3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高等學校開展反對餐桌浪費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和部屬各高等學校等單位要針對餐桌浪費問題開展自查整改。4月下旬,教育部將組織工作組,對部分高等學校自查整改情況進行督查。
近日,發起“光盤行動”的公益人士也將行動推進到高校。學生是否認同“光盤”理念,能否付諸行動?行動能否變成習慣?食堂等服務管理部門又採取了哪些舉措遏制浪費?本報記者對大學校園的餐飲浪費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個大學生的“光盤”日記
2013年春節期間,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生侯丹以“光盤行動”調研為主題,在家鄉內蒙古滿洲裡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同時記錄了問卷調查中的點點滴滴。
1月29日
通過查閱網上的資料,我發現這一行動在北京、青島、成都、海口等許多大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但在我的周圍並沒有感受到關於節約這一良好的氛圍。
1月31日
考慮到還有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光盤行動”,我打算在發放調查問卷的同時,向人們展示有關“光盤行動”的宣傳頁,讓更多的人了解“光盤行動”。
2月2日
北方的冬天極寒,這幾天白天室外溫度均低於零下20攝氏度,沒有辦法在室外向路人發放調查問卷。所以選擇了星期六,向路邊商店、飯店中的店主和顧客發放調查問卷,宣傳和交流有關節約糧食的事情。人們都很配合,很認真地填寫調查問卷,知道有關“光盤行動”的很願意交流,還有的人展示了他的“光盤”。
2月4日
今天,選擇了離我家較近的兩家小餐館,向店主宣傳“光盤行動”。並呼吁他們能在顧客點餐時提供合理的建議,提供半份菜,剩菜建議打包等服務。店主都很耐心地聽了我的宣傳,表示會適當採納我的意見。但畢竟是直接關乎利益的事情,不知道是否能執行。
2月13日
今天開始整理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03份,有效問卷101份。我對每一道題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發現有些問題反饋回來的答案和原來想的還是有些差別的。看著豐富的資料,感覺很滿足。
后續
回到學校后,我們信息學院也開始開展“光盤行動”的推廣。統計學校剩飯情況﹔利用人人網、微博在全校范圍宣傳“光盤行動”﹔制作條幅、海報,在食堂門口宣傳﹔與食堂聯系,在打飯窗口都貼上了“光盤行動”的提示語,提醒同學不要多點食物。也建議食堂的工作人員提醒同學,打夠吃的飯,不要浪費。
(中央財經大學 侯 丹)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