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如何“照鏡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第三屆黨性教育“延安論壇”關注群眾路線教育

2013年02月27日15:4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想法和做法

黃葦町(求是雜志社研究員):各級黨和政府在給群眾辦實事上不能有居高臨下的恩賜思想,更不能進行脫離監督的不規范操作。那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耗資巨大的形象工程大多是少數人甚至個人說了算的產物,隻有大家的事大家議,才能兼顧最多人的利益,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應,實現民生工程惠民利民的宗旨。

袁治平(全國組織干部學院副院長):如何在干部教育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一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也包括憂患意識、宗旨意識、公平意識在內。二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應該結合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的學習。三是黨的為民務實優良傳統作風教育,延安時期的好傳統、好作風在黨性教育和群眾路線教育中會發揮很好的作用。四是黨章和黨內相關法規制度學習。五是紀律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六是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培訓。

楊鑫(延安市委副書記):從2012年開始,延安市實施“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城市建設發展新模式,原計劃兩個月時間動遷6449戶、29萬平方米,實際上僅用了20天時間,而且沒有一起上訪事件。群眾在拆遷的時候簽協議排長隊,主動配合我們的工作。之所以這樣,首先是市委、市政府在指導思想上要讓群眾不花錢或者少花錢,讓他們的財產不受損失,安安全全下山,高高興興上樓。歸根結底,就是很好地維護和擴大了群眾的利益。

張雲泉(江蘇省信訪局原巡視員):做群眾工作要有“五心”:第一要有熱心,不能看到群眾來了就說是找麻煩的來了。第二是對群眾的困難要有同情心,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第三是幫助群眾解決困難要有誠心,不能忽悠群眾。第四遇到阻力要有攻堅克難的決心。第五是對反復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有長期作戰的恆心。說到底,關鍵還是對黨和人民的責任心和對群眾的真感情。

祝靈君(中央黨校教授):在群眾工作中,不要把群眾抽象化、整體化,而應該個體化、具體化、個性化。換句話說,應該堅持四個原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宏觀和微觀相結合以微觀為主,知識和常識相結合以常識為主,一般與個別相結合以個別為主。因此,要充分利用人性原動力,保持與群眾經常性溝通,從細節入手先解決小問題,選取適當的工作語調,重視群眾情緒管理,全方位疏導群眾思想,採取定公約的方式解難題,建立穩定的群眾工作長效機制。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的建議與思考

劉永巨(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現在一些干部,缺少對群眾的感情,與基層群眾聯系少,交流溝通沒有群眾化的語言,官腔十足。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老區的人民家裡有一粒米要做軍糧,有一尺布要做軍裝,有一個孩子要送戰場,這才是黨員干部與群眾的一種真感情。黨員干部要把你在群眾觀教育中的體會、心得寫在群眾當中,寫在大地上,這是我們這一代黨員的責任和使命,我們要堅持和傳承下去,按照中央的要求扎扎實實做下去,就一定會有希望。

陳翔(江蘇泰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這個活動怎麼搞?有三句話:針對性指導、經常性教育、制度化實踐。怎麼理解呢?過去的活動大家統一的步驟、統一的對象、統一的內容,而這次應該是加強分類指導。比如說這一次有三類主題進行區分。二是從黨員領導干部這個層面來講,現在講教育,大家都知道要講教育,教育的內容也都知道,但是關鍵能不能教育出成效來,這個問題很大,所以要加強制度化的建設。我的建議就是這次活動肯定不能再像以往進行程序化的形式化的東西,更多的是加強長效機制,從開始就建立制度性的實踐。

陳廣西(河南開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要探索把群眾觀教育的成效與干部的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結合起來,以用人導向來引領群眾觀的踐行。要建立一個機制,選干部的時候真正讓群眾參與,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實際上誰的人品好,誰能不能干,群眾非常清楚,就是你讓不讓他說了算,你如果有這個機制讓群眾說了算,他會主動聯系群眾的。

劉靖北(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主任):我們黨一直十分重視群眾觀教育,開展了許多年。現在一些黨員干部個人學歷很高,對關於群眾觀的內容也十分熟悉,但真正的理論水平卻不一定高,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實質性問題,甚至就不懂。保持黨和群眾的關系,不僅僅是群眾工作,也不僅僅是群眾路線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可能與我們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聯系,如果要處理好黨群關系,可能要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或領域去思考這個問題。

薛梅(北京市委黨校教授):新形勢下怎麼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水平,我覺得要克服一種偏向,因為群體性事件高發、多發,大家一窩蜂關注,各級政府也培訓了很多,相反忽略常規狀態下群眾工作怎麼做,正是因為常規狀態下群眾工作不到位,才導致矛盾積累,最后因為一點小事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