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面向世界 引導未來 凝聚民族精神的興國之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意義、內在邏輯與踐行原則

□ 李中元
2013年02月27日14: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十八大報告把核心價值體系上升到“興國之魂”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層次有序、簡明凝練、內涵豐富的24字核心價值觀。這是中國共產黨有史以來第一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做出的完整表述,是黨最重要的思想、理論成果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貢獻和價值貢獻。它是對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和公共價值的反映和建構,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概括。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理論意義

自從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來,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了全面部署。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又具有開放的內涵和時代精神﹔既保持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特征,又關聯著人們日常生活的道德情操和倫理規范。因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人民群眾日常的一般價值觀是水乳交融的,同時在性質和訴求上也是根本一致的(胡敏中《論價值共識》,《哲學研究》2008年第7期)。這就保障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整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和支配作用,使其能夠引領社會各種思潮和大眾思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於統攝和支配地位。因此,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對於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還是對於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意義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李志偉、王斯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點睛之筆》,《光明日報》2012年11月12日):

第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價值學說。從歷史上看,封建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都總結出了適應自身制度形成和發展需要的核心價值觀,成為維系社會運轉的精神支撐。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產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社會主義作為更高的社會形態,在社會運動進程中需要也應當形成自身的核心價值觀。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為深化社會主義在價值層面的認識提供了根本前提,作出了有說服力的回答。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價值學說。

第二,引領與整合了多樣化的社會思潮。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變幻。引領整合多樣化社會思潮,把不同階層、不同認識水平的人們團結和凝聚起來,需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三,有力地應對了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和挑戰。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我們同資本主義的較量,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同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較量。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有利於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於抵御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文化的滲透,切實維護我國文化安全。

第四,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俗化、大眾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內容全面系統、內涵豐富深刻、思想理論性很強的科學體系。總結提煉出科學准確、通俗簡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宣傳教育和學習踐行,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好地走進群眾、引領群眾。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邏輯

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推動力量,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三個層次構筑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宏偉大廈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內容,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統一體。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既包括了反映國家制度本質的價值取向,也包括了調節社會和規范公民個人生活的價值取向。所以,十八大報告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提出的不同層次的價值觀是構成一個完整體系的基本要素,這些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和時代性(公方彬《民主、平等、公正、互助:支撐中華民族崛起的核心價值觀》,《政工學刊》2006年第10期):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普世的理念。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具體價值判斷和行為走向,因而應當是對整個人類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所以,隻有將整個人類文明積澱的優秀價值准則結合進去,才能保証吸引和召喚更廣泛的人們去遵循和堅守。同時,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隻有具備普世性,才不會因與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或價值觀差異過大而發生排異反應,這對於一個正處於崛起中的大國來說尤其重要。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立在民族優良文化傳統之上的。中國社會由封閉到開放,由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維系封建統治兩千多年的核心價值觀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必須構建新的與時代背景相適應的核心價值觀,這是確信無疑的。但同時還應認識到,任何一個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其文化的博大與包容、柔韌與同化力都無出其右的偉大民族,過去、現在和將來,其核心價值觀都不可能完全由外來文化重塑,隻能是在歷史文化積澱基礎上的創新發展。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適應現代政黨政治發展的產物。在一個價值觀念多元的社會要形成主流精神與核心價值觀,沒有執政黨的倡導和推動是難以想象的,至少建設一種核心價值觀要走更長的路。同時,一個長期執政的政黨,必然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否則便不具有執政的合法性。當一個民族選擇了某一政黨,即意味著認同和接受了這個政黨的政治理想和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所強調的構建和諧社會,是建立於“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之上的,這基本上滿足了民族核心價值觀的需求,或者說支撐了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建立與推行。所以說,民族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一定不能脫離執政黨的執政理念。

第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綜合反映,是一個民族淨化靈魂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徑。當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充斥著媚俗的精神因子,滿足的是短期利益需要,反映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那麼這種核心價值觀便不會起到應有的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因而不可能使一個民族走向輝煌。

第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了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要求。如前所述,核心價值觀揭示並反映著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我們隻有不斷將蘊含於民族血液中的精神品質挖掘整理,並反映於核心價值觀中,所有的民族創造才因積澱而造就出文化大廈和精神之塔。一方面,歷史由一個個時代構成,因此回顧歷史、總結歷史便不能回避時代,或者必須借助當今時代。另一方面,強烈的時代呼喚必然建立於社會需求或重大缺失之上,尤其是能夠成為大眾的共同要求,必定具有普遍意義。隻有信仰信念和公共道德范疇的價值追求,或者說隻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才具有廣泛的號召力,才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才會使人產生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強烈意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四個方面的價值選擇,既是我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也是未來事業向前推進必須堅持的根本價值取向。由此可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僅是關乎個人層面的價值取向問題,更是關乎國家價值選擇和價值認同問題,關乎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方向問題。說它是興國之魂,根本就在這裡(何隆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幾個問題》,《湖湘論壇》2012年第6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內在邏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指明了中國要到哪裡去,它揭示了民族復興的目標。富強指向經濟目標,民主指向政治目標,文明指向文化目標,和諧指向社會目標,展示了人民幸福、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的四大共同願景:富強實現民富國強,民主追求政治昌明,文明彰顯人類共識,和諧體現華夏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確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它們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根基。自由彰顯人的個性,平等呼喚公民尊嚴,公正提供社會良知,法治保障正當權益。全面發展以自由為基,市場經濟以平等為先,政府治理以公正為要,社會秩序以法治為准。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強調了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公民,它是公民道德行為的准則。愛國體現社會公德、敬業突出職業道德、誠信彰顯人倫美德、友善重在個人品德。對國家的忠誠使我們愛國,對職業的熱愛使我們敬業,對家庭社會的關懷使我們誠信,善待他人使我們友善。

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論述,所包含的都是社會主義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價值理念。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目標上的規定,是立足國家層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導向上的規定,是立足社會層面提出的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道德准則上的規定,是立足公民個人層面提出的要求。這三個層次的理念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准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可以說,這一表述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規定,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的一貫主張,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性又涵蓋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既堅守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十八大報告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採取了一種開放性的表述方式,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們黨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勇氣和智慧。歷史和實踐都表明,一種核心價值觀總是需要一個實踐發展和理論總結相互轉換、相互推動的較長歷史過程,從而達到完備、圓熟的狀態,並逐漸實現社會化、大眾化。現在的這種表述,既將我們現在倡導的理念鮮明地提了出來,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又為實踐的發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形成。

(責編:權娟、楊媚)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