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組合拳”提升建團實效,激活農村團組織“細胞群”

江蘇姜堰勾勒“大團委”建設藍圖

2013年02月25日11: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一手抓“建”一手抓“活”

“和蘇南地區青年集聚的優勢相比,很多時候我們的團建工作面臨不小的尷尬——好不容易‘N顧茅廬’才建了個蔬菜種植協會團支部,過些日子就找不到人了,一些青年寧可去大工廠站流水線。創業收益不高、向往大城市時尚生活、家庭不支持等因素使得我們多方協調准備的技能培訓、技術交流活動‘打水漂’。”沈高鎮團委副書記趙靜感慨道,“或許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對團干部耐心的終極考驗。”

這樣的狀況在15個鄉鎮都存在,因此團姜堰市委下發了《關於實施實體化“大團委”活力工程的通知》,要求推進“大團委”建設必須一手抓建,一手抓活,“兩手都要硬”。

首先,要求各鎮團委開展“三查三看”:查青年在哪裡,看建什麼樣的團組織﹔查青年喜歡什麼,看怎樣使青年集聚起來﹔查青年成長成才需要,看團組織能為青年做什麼。引導團干部在調研走訪中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分布特點,從而明晰直屬團組織建設思路。

其次,根據實際情況將建團目標分為兩大類,一是具備建團條件的,採取“快建快活”的方式,安排專人全程跟蹤,開辟建團“綠色通道”,適當減免手續,降低人、制度、場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時“打鐵趁熱”,迅速開展活動,杜絕“僵尸團”。

婁庄鎮立山機械有限公司團支部建立以來,團支書利用周日半休制的契機,陸續組織了園區企業籃球聯誼賽、“我當一天車間主任”互動體驗、“立山好聲音”KTV歌唱比賽等活動,成功將企業青年“擰成一股繩”,青年們的工作面貌也大大改善,讓企業主連豎大拇指。

白米鎮團委書記張燕探索出了一條“溝通贏得信賴——活動凝聚青年——逐步引導建團”的路徑。

姜堰市青年自組織先鋒單車協會這兩年特別火,倡導低碳環保的同時組織各類公益活動,白米鎮不少青年也參與其中。

張燕想在單車協會白米分會建立團支部,卻連吃幾次閉門羹。她隻好轉換思路,騎上自行車和他們一起去做公益,交流自己的想法,說服騎友和鎮團委聯合做了兩次活動,最后他們主動提出,建個團組織方便人員組織和活動策劃。

在“應建盡建”的基礎上,對各新建直屬團組織進行規范,推動相互交流,形成結構清晰、功能齊全、覆蓋全面、延伸推廣的工作態勢。

延續共青團生生不息的力量

“農村團干部要麼是‘不老鬆’,要麼是‘流星雨’,隊伍建設問題不容忽視。”參加完市委組織部工作會議回來,團姜堰市委副書記翟文周感慨。

最近的兩次事業單位招考,又有21名大學生村官“躍進”機關。

翟文周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我們與各鎮黨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庫’,對於優秀青年,鎮級層面破格任命團干部,團市委定期安排部分新團干上挂學習鍛煉,通過這種雙重培養模式,‘逼’農村團干迅速成長起來。”

人才流動始終是不可控因素,團姜堰市委著手建立健全“大團委”建設長效機制,推動農村共青團實現事業化發展。加強載體建設,“虛實”結合,指導幫助鎮團委在青年聚集區域建立青年服務站,顯現“樞紐”效應,同時,將微博、SNS、微信等新媒體工具推廣應用,爭取覆蓋全體青年,發揮“喉舌”作用。實施項目工作法,按照商議謀劃——確定活動方案——審核——運作——評議——總結提升的流程,引導各基層團組織科學開展工作,確保規范化、易上手,達到“換人不減效”的建設目標。

“大團委”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淤溪鎮團委書記王雲輝每天都認真做好工作筆記,包括政策文件摘錄、調研走訪記錄、項目實施流程等等,“眼看到轉崗的年紀了,‘大團委’建設是個新契機,認真記好這一筆,既總結了自己的工作,也留下了一些參考資料,‘傳承’二字不易做,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跑贏這場‘接力賽’。”(蔣艷 李潤文)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