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明家是福建省南平市夏道鎮小鳩村裡出了名的“釘子戶”。幾個月前,隻要是來談拆遷,夫婦倆立馬放下臉來,連鎮干部都吃了不少閉門羹。
老人家的工作做不通,鎮領導想到了讓饒君君和她所在的“和諧征遷團支部”來做做年輕人的工作。沒想到一群年輕人竟真的啃下了這個“硬骨頭”。“先從老姚家的兒子開始。”年輕的團支部書記饒君君帶著團支部成員用誠意打動了小姚和老姚。
“和諧征遷團支部”自建立以來,已經參與了十余起征遷工作。“年輕人文化程度高、思想開放,彼此之間又談得來,做他們的工作,就要發揮團組織的優勢。”夏道鎮黨委書記黃拔榮說。
“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彰顯基層組織活力”,已經成為福建團組織自上而下最重要的命題。不管是團省委、團市委,還是團縣委,都把基層活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從隊伍保障、制度建設等方面都向下傾斜,激勵團組織圍繞服務青年需求、發揮青年作用做文章,激活組織活力。
充實基層團組織隊伍力量
如果不是金融挂職干部機制,龍岩市長汀縣農村信用社副主任李勝強恐怕一輩子都接觸不到團組織的工作。
今年6月開始,團福建省委聯合福建銀監局從建行、工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等10家銀行機構中選拔了41名優秀年輕干部,選派到全省31個縣(市、區),任團縣委副書記或團縣委書記助理。李勝強成了團長汀縣委挂職副書記。
從自己的長處入手,李勝強到團縣委挂職后做了幾件讓團干部稱道的事。“信用社95%以上都是涉農貸款,而我們廣大農村青年的創業貸款需求也是團組織重視的,我就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為農村青年服務。”他說。
在李勝強的協調下,團縣委和信用社一起評選出了30個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示范戶貸款時,不僅能優先辦理,還能享受利率上的優惠,這讓許多創業青年嘗到了甜頭。
原本在廈門打工的涂坊鎮青年涂坤陽8月回到家鄉養豬創業,正當他准備擴大規模時,卻遇到了資金短缺問題。他向信用社申請創業貸款,而這對於沒有任何擔保的他來說不是一件簡單事。
李勝強注意到了這個年輕的創業者。他翻看涂坤陽的資料,考察了他的項目,不僅幫他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還幫他通過當地村民聯保,多貸到20萬元。
團福建省委權益部干部楊榮章也有著與李勝強相似的經歷。盡管才駐點4個多月,楊榮章已經為團泰寧縣委帶來了不少好思路。
楊榮章駐點期間,正趕上推進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工作。“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到青年集中的地方建立團組織。”於是,他就帶著鄉鎮的團委班子實地走訪,指導他們開展團建。
讓他感觸最深的是在一個連鎖眼鏡店建團。起初鄉鎮團委書記自己找上門時碰過壁,“因為店老板覺得建團對他沒什麼好處。”楊榮章換了思路,上門先跟店老板交朋友,並且把團組織開展的一些活動講給他聽,慢慢地老板不再排斥,還對團組織的事情有了興趣。
最讓楊榮章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他把“12355”熱線平台引進了團縣委。“縣一級很少會有這個平台,縣裡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如果真的能有這樣一個熱線電話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那不是很好嗎?”他找到了電信局,又找來了法律協會的專業人員,終於把“12355”熱線架設起來。
為了充實基層組織工作,團福建省委每年都會選派優秀青年干部到基層。金融機構挂職團干、團組織駐點干部、高校挂職團干等都給基層團組織帶去了不一樣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