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年轻人要学会奋斗,也要学会等待

马江涛:一路在成长

2013年09月25日09: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天秤上的公益

熟识马江涛的人都知道他开设了一个“特殊”的银行账号。从2003年起,每年,这个账号上的资金都会流入各种公益实践中,用于帮助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做公益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希望能够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在他所资助的人中,南昌姑娘李玉川让他印象深刻。李玉川在未满11岁时被精神病人从五楼扔下,虽然大难不死,但没能逃脱外伤性截瘫的厄运,胸部以下躯体失去了知觉,大小便失禁,从此只能与病床和轮椅为伴。然而身残志坚的她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并于今年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父母在北京照顾她,一家三口挤在一个租来的半地下,三十平米的小平房里,生活拮据。

马江涛得知消息后,深深为之感动,并立刻决定要向这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实施捐助。身为北京市慈善协会常务理事,他以北京慈善协会的名义与李玉川签订协议,在她读研究生的三年中,每年捐助五万,保证她顺利毕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提供其他帮助。我是北京市创意设计协会监事长,可以把她推荐到创业设计协会,还可以经常组织事务所的年轻律师看望她,帮助她出去写生。”马江涛诚恳地说。

10年来,在践行公益的道路上,马江涛救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主动派人买了几十套保暖内衣寄到学校,温暖东北小学里的贫困学生;他主动献出爱心,捐助被白血病缠身,与病魔作斗争的儿童;2006年5月,由他及多位大成所律师、员工捐资兴建的大成律师希望小学也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下庄乡菜池村落成……绝大部分被救助者心怀感恩,当然也上演过“渔夫与金鱼”的贪欲故事,马江涛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自己的慈善道路,从而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我自己有一个愿望,如果将来财富能够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将以我女儿的名字命名,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我留给她的财富可能不是房产,存款,而是这样一个基金会,使得她每天都会给予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的内心也感到幸福与满足。”

2008年,马江涛的个人捐款在北京市排名第二,慈善协会主动聘他为常务理事;2009年,他又被中华慈善协会评为优秀工作者。但马江涛却并不热心于加诸身上的光环与荣誉。

“我想通过做慈善尽可能的去帮助到那些令我感动的人和事,以获得自己内心的一份平静和安慰,不想自己原本纯净的内心因虚荣或名利而被‘玷污’。”

这就是马江涛,一名只给自己心中理想“打工”的实干家,一名怀揣着并始终坚持着自己追求公平正义之梦的一线法律工作者。正如他说的那样,抛开那些“高尚的帽子”,也许能更坦然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每个人反而都会觉得轻松、自由很多…… 

《中华儿女》杂志 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