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加减之道”

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

2019年01月28日09:09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加减之道”

基层治理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加法”和“减法”一起做,在“加”“减”之间,有力破解了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时代特征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做“加法”,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上做“减法”。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首都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条“红线”,坚持紧扣治理抓党建,着力强化街乡党(工)委领导核心地位和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街乡党组织建设成为统筹区域治理、有效联接各方、协调指挥有力的坚强“轴心”,确保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坚持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积极推进街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强化对改革的统筹领导、系统设计和全面推动,不断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把党的力量、党的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真正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在行政事务上做“减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坚持突出主责主业,明确划分市、区、街乡的事权,推动管理服务资源和力量下沉,抓实为社区(村)“减负”,全力引导街乡增强服务群众功能,引导社区(村)回归“走街串巷、服务群众”的本源;坚持把群众的需求当做哨声,建立健全群众需求的全响应机制,重点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吹好哨、报好到、办好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尺,以“下对上”为主要考核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获得了群众认可,赢得了党心民心。

在共治共享上做“加法”,在政府包办上做“减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为新时代的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坚持开放融合治理理念,重多元参与,轻政府包揽,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设立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方式,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打破城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体制、隶属、级别束缚和壁垒,提供开放议事平台与自治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激发全社会活力,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逐步把公众、社会力量和党委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最大限度整合凝聚首都基层治理强大合力,真正使基层治理从政府管控的“独角戏”走向了党领导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唱大戏”的新格局。

(执笔人:何东轲、陈闯)

(责编:吕腾龙、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