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苏和:挺立在风沙中的老胡杨

2014年04月30日15:2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苏和:挺立在风沙中的老胡杨

  栽种更多树苗

  额济纳绿洲上,生长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它以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的品格受人讴歌。当地人说,苏和就是会走路的胡杨树。

  额济纳团委书记丁宁讲起一件事:2012年5月的一天,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黑城子帮苏和老人浇水。一下车,大家就看到一位肤色黝黑的老人来迎接我们。只见眼前这位老人穿着一双胶鞋,两腿的裤脚磨烂了,衣服也被太阳晒得褪了色。大家很难想象,这位朴素的老人是位正厅级干部。我们原本计划帮老人浇水到下午6点,可是刚4点一过,一场沙尘暴就刮了过来,由于能见度不到2米,大家只能停手。在我们走的那一刻,透过后车窗,看见老人站在漫天的黄沙中向我们使劲招手,想想老人10年如一日坚守在黑城种树,大伙儿都哭了。

  “我现在已经是快70岁的人了,我就想在我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再多栽一些梭梭苗,把梭梭林的规模发展到5000亩,把黑城的沙害彻底防治住,把这片林子留给后人。”苏和说。 (记者 高平)

  播散心中的绿意

  光明日报评论员

  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近景是稚嫩的树苗,远景是广袤的沙漠,苏和手握铁锹,扬起砂尘,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有一种让人充满希望的气场。

  高尚的人大多是纯粹的,有时会因为公正无私而显得“不变通”,因为理想主义而显得“一根筋”,因为坚韧不拔而显得特别较劲,因为心境超拔而显得很难被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就会明白,为什么官至阿拉善盟政协主席的苏和,会被群众称赞为有情有义,却被亲戚打趣“沾不上光”;会掏心扒肝地给困难牧民的子女找工作,却任由自己的老伴一直在食品加工厂里当工人;会放着舒服的退休生活不过,却去漫漫戈壁、荒无人烟的地方造林10年。

  也恰恰是因为这种纯粹感和理想主义,黑城沙漠里的高热酷暑、上万棵树苗枯死的经历吓不退他,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的恶劣条件和一碗饭、半碗沙的生活难不倒他。在职时牵挂生态20年,退休后亲自造林十载,这个温和而坚韧倔强的蒙古族汉子,把自己的一生都和河套产粮基地、河西走廊、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联系在了一起,和“美丽中国”的梦想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多么让人似曾相识的履历和故事。在云南施甸县大亮山,造林书记杨善洲曾义务造林22年,留下了5.6万亩的林海;在湖南省宜章县狮子口山,大山卫士刘真茂驻守原始森林近30个春秋,呵护了一片珍贵的生命绿洲。他们的纯粹、高尚,都与苏和如此相似:留给自己严寒酷暑、逆境困难,留给别人春山如笑、万壑松声。

  对于造林,苏和曾对老伴解释,“心愿不了,这辈子不安心”;对于自己的故事,苏和曾对来采访的记者叮嘱“不要拔高”;对于理想,苏和就是简单一句“给后代留下一点绿色”。他从无豪言壮语,更多的时候是照片中这种静默而充满力量的行动。一个纯粹的人和几十年的故事,给我们讲出了这样的道理:心中有理想,不在乎嘴上有豪言、心中有绿意,自会播散人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