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图个“民心”
听到海河的死讯,复兴村71岁的陈庆丰几天吃不下饭,这个曾参加过中印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动情地说:“他就是民心代言人,‘抢救’了干部的形象,是我的偶像!如果多一些海河这样的好干部,咱国家还怕啥?”
老人至今难忘于海河当镇书记时骑着自己的摩托来村里抗旱和组织秋收的场景:中午饭也顾不上吃,挑着水桶就跟大伙一起上河套拉水。他总说多浇一碗水就多打一口粮,肩膀磨得紫青;秋天四轮车进不了地,他就组织机关干部一起下地扛粮,地头离村最近的也有1公里,50多斤的麻袋他扛起来跑十几个来回一点不含糊。
“农民有事就能找到他,过去找镇干部比找‘扒皮爷’(人参)还难!”陈庆丰说,他这人身正,把身边的风气也给带好了,民心就顺了。七星泡镇工作人员马立三忘不了老于调职时,镇机关干部和闻讯赶来的农民自发堵门时的一幕:“大伙舍不得他,这么多年先后6任书记,只有他那个时候有这样的场面!你能感受到那种正能量!”
老上访户刘伟平买下了县城花店所有的花,只为送老于最后一程。“海河跟你掏心窝,就算是块冰,也能给你焐化了。”刘伟平因土地纠纷上访十几年,没想到在老于这解开了“疙瘩”。“他这人身上有种亲切感,是真心听你把苦倒完,而且真想、真能帮你解决问题,不是推、拖,大伙心气也就顺了。”
“岁数大的就是我父母,小的是我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就是我兄弟姊妹。假如我父母、兄弟姊妹有了委屈上访,遭到推诿、慢待,你说是啥滋味?将心比心呀!”老于接访常常连午饭都吃不上,冰冷的接访室一坐就是一天生生冻成了脓性关节炎,为了帮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较真的他甚至不惜得罪同事、领导。
“老百姓无依无靠、无能为力,他找你因为还信任党的干部,如果连上访都懒得上了,人心也就散了。”老于“当官”不图啥,却在意这份“民心”。
望着海河的遗照,毛淑香说,老于生前唯一的“奢望”,就是死后能在遗体上盖上一面党旗。老于是个“三心二意”的好干部,他重“良心、公心、民心”,他重“情谊、正义”,他配得上这面旗帜,也担得起这份责任。
生当如海河,反哺跪乳;死亦如海河,民心千古。(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邹大鹏、林晖、辛林霞)
相关专题 |
· 于海河:你是人间四月天 · 致敬基层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