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乡亲不富誓不休——访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新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董伦峰 彭洋平

2014年01月08日09:28   来源:河南日报

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致富

裴寨新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让住进新型社区的居民“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为了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到山东、山西等地考察蔬菜种植情况和市场调查,决定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温室大棚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和鲜切花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对土地进行流转承包。村民入住新村以后,村两委决定对老村建筑进行拆除,恢复耕地。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房屋,不到一年时间,老村旧宅全部拆除,通过平整改造,共增加了600亩优质土地。裴寨村村民承包的土地条块分割、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要发展规模型温室大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2010年10月25日,村两委召集村民代表商议发展温室大棚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大家一致同意将土地进行流转承包,将条条块块统一合并。每亩土地的承包费按每年250元计算,第一期承包共流转土地350亩,50多户村民开始自建普通塑料温室大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村民自建大棚175座,生产的黄瓜、西红柿等农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客户的青睐,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亩地比种植普通农作物增收2万元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解决资金问题。建设比较简易的塑料大棚每亩地投资大约2万元。针对部分群众想发展又缺资金的问题,村两委积极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采取“银行贷、自己借、党员帮”的做法,村干部到邮储银行和珠江村镇银行为农户协调贷款,为每户协调贷款5万元;党员干部制定帮带措施,确定帮扶对象,一对一地对困难家庭进行资金帮扶。第一批示范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后,村两委决定建设档次更高、规模更大的钢架地温温室和玻璃日光温室。裴春亮书记个人出资350万元用做前期工程的启动资金,加上群众自借、自贷,到2011年底,裴寨村在老村拆迁增加的土地上共投资1200万元,建设钢架地温温室34座、3750平方米玻璃日光温室1座,全部由村民承包经营。

成立裴寨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在前期发展阶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没有配套,没有技术、缺少信息、不懂经营等成为制约更多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解除群众种菜的后顾之忧,裴寨村党员干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村集体首先把路通到田间地头。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社区12名党员干部凑钱6万余元为大棚种植农户铺设了电缆线、安装了压力罐、接通了水电。2011年4月,裴龙翔等6名党员联合蔬菜种植农户,带头成立了裴寨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社员”的模式,以“服务社员、互惠互利、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帮助群众共同致富。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立了健全的合作社章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完善的盈余分配制度和公正的民主管理制度。有关经营、分配等重大事项通过社员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在实施过程中由监事会进行监督,并定期向成员大会提交监察报告。合作社多次组织培训班,请来农技人员为菜农举办技术讲座,多次组织社员到外地参观学习,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实行“统一供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的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并派专人认真记录每天的生产流程,聘请专业技术员对菜农进行技术指导。

2011年7月,裴寨蔬菜花卉合作社加入河南省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10月,裴寨蔬菜通过了农业部的无公害认证,农产品实现了农超对接,蔬菜价格得到了提升,社员增加了收入。

为了让社区更多的农户发展高效农业,裴寨村把所修的田间道路延伸到相邻村庄的地头,以带动大家共同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裴寨社区的高效温室大棚已辐射到周边各村,建起各类温室200余座,规模500余亩。从事种植专业的农户200余户,其中86户加入合作社,带动就业526人,入社社员人均收入8000余元。到今年年底,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亩以上,到2015年,计划建成裴寨社区5000亩蔬菜花卉种植基地,并以此为契机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景观旅游,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社区居民增收致富。

加强文明建设

提高村民素质

裴寨群众住上别墅、过上富裕生活后,虽然生活像城里人了,但同城市现代文明相比,差距也出来了。这种差距在生活习惯、农村习俗、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暴露出了不足与缺陷。裴春亮意识到,既要让农民“口袋富”,还必须让农民“脑袋富”,把农民转变成真正的现代公民。

村里大事让群众说了算,提升村民的民主法治素质。经过探索和总结,凡涉及全体村民的利益的问题,都必须村民说了算,并实行四步走方法:第一步由党支部组织、调研,提出方案;第二步由18位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对方案进行审议、修改、补充与完善;第三步由两委讨论形成决议,让村委会实施,让党员带头;第四步实施过程中发动全体村民进行监督。

农村转型,首先得让农民思想、行为转型,千方百计提升农民道德文明素质。裴春亮提升农民素质从“一事一议”做起,例如办红白事,过去人人比阔气,很浪费,在裴春亮提议下,成立红白理事会,建设了村民办事服务大厅,集中办事,定量定价,刹住了铺张浪费的习气。在裴春亮倡导下,还成立了农民夜校,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评比活动。为了营造讲文明的浓厚氛围,裴春亮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石”,即把教育口号刻在石头上,如“做一位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孝不是明天的事,是今天的事,是现在的事”等,摆在全村各个路口,让村民处处受教育,全方位营造文明向上的氛围。经过努力,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大大改观。现在每天一早,村民自觉打扫卫生;一家有事百家上,互帮互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全村老幼自发捐款,体现出了新时代新型农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如今的裴寨新村,好人好事成风,学习文化、学习科技知识成风,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裴春亮同志既是农村基层干部,也是农民企业家。他一边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一边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家多做贡献;裴春亮同志作为“中华慈善人物”,近年来捐款7000余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既捐款帮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又带领群众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子,还努力把传统农民转变成新型农民。裴春亮的善举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业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又进一步被放大:在裴春亮的领导与帮带下,目前裴寨村连同周围11个村1万多村民组建成裴寨社区,正在努力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对此,村民们充满了期待,裴春亮也满身是劲。

裴春亮同志带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共谋发展裴寨村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足以说明裴春亮同志是创先争优的时代先锋,这和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分不开的。他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尊重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找准农村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

今年年初,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了重要批示,建议把裴寨村“干部创先争优,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和做法作宣传和推广。省委省政府、新乡市、辉县市也先后下达文件,作出了深入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面对众多的荣誉,裴春亮说:“各级领导对我的亲切关怀使我深受鼓舞,同时也倍感压力。说实话,我做的这一点成绩,与群众对我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以道德模范的力量激励自己,影响别人,以‘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为动力干大事、创大业。决不辜负中央、省、市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培养,决不辜负群众的期盼,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带领裴寨村干部群众创先争优,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建设好新农村。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权娟、赵娟)
相关专题
· 致敬基层好干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