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干部作风建设年”推进会,总结今年以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对深入开展“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引导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新一轮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热潮,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
市委书记王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林殿玲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牛志春,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朱胜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光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希俭,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作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斌出席会议。
王良在讲话中对“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今年以来,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大力推动下,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广大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境界标准明显提高,能力素质明显增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彻底地加以整治,进一步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全市又好又快发展。
就扎实开展“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王良强调,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优良的干部作风,既是推动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和干部形象的重要标志,决定着投资发展环境,反映出区域竞争实力。当前,莱芜的发展正处在加快赶超跨越的重要历史节点,面对济莱协作区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化、细化、实化,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开展好这次活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凝聚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新姿态、新标准、新要求,一鼓作气干好全年工作,谋划好明年发展。
王良要求,要把握要求,抓好落实。一要明确目的。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优环境”。转作风,就是通过下基层、到一线、入企业、进工地、接地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宗旨观念,解决“四风”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促发展,就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办法办实事、解难题,推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园区建设、城镇化发展等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惠民生,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把各项民生实事落实好,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优环境,就是通过转作风、提效率,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健全诚信体系,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水平,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加快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二要突出重点。重点实施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行动、招商引资攻坚突破行动、深入基层联镇包村行动、联系群众扶贫济困行动、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五大行动”之中,按照“快、细、新、实”的要求,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快”就是行动要快,以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迅速掀起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热潮。“细”就是工作要细心、细致、精细,善于抓过程、抓细节、抓节点、抓重点、抓关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落实,切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新”就是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善于用市场的理念、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实”就是要求实、务实、落实,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留实绩,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让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要注重长效。活动中,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办实事,又不能“就事论事”,止步于一时一地解决个别具体问题。要从制度创新入手,善于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由表象到实质,从机制、政策和规律层面查找问题根源,改进和完善推进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提高招商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改进领导方式等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要着重做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以精简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为重点,加大审批事项的取消、调整和下放力度,力争使我市成为全省市级审批事项最少的市,真正把口袋里的生产力掏出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内生动力。工作中,要处理好精简与负责、服务与监管、放权与干事、自觉与对上争取的关系,确保改革深入推进,取得实效。四要严守纪律。要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廉政纪律等五项纪律。执行好这五项纪律,要坚持领导带头、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检查、敢于问责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