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积极培育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

楼晓英

2013年08月29日10:4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积极培育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

高校要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多形式的非支部活动为补充,构建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环境与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合部分学生党支部未建在班上,支部成员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支部委员会与班集体因不能完全对接导致核心作用不充分,学生党员个体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高校要在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构建中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学生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党支部要以抓好学习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方法途径,推动学生党员在有组织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中形成群体文化;二是坚持以多形式的党员教育阵地为有益补充。针对大学生党员中的高中入党和大学入党之分、高低年级之分、学科专业之分、特长爱好之分等特点,高校需要分时点、分年级、分类别创新性地开展教育阵地建设。如以新生党员训练营形式上好入学前第一课,以军训临时党支部形式上好大学第一课,以学生党员牵手学弟学妹开设朋辈辅导课堂,以毕业生党员民主评议为形式上好大学最后一课,等等。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网络主体和朋辈角色优势,创新学生党员对先进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大学校园成为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场所,网络成为各种思潮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网络德育的被动性、无序性、实效性等成为德育实践领域一时难以攻破的难题。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的网络主体特点和朋辈角色优势,主动掌握网络先进文化传播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体运用互联网影响和团结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为此,高校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好思想教育的网络表现形式,在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德育的渗透性;二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实现由官方话语系统主导向学生话语系统主导的转变;三是加强学生党员群体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机制设计、网络平台创新引导学生党员以有组织的或自发的、集体的或个体的形式在网络上影响人、团结人。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公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学生公寓党员服务青年学生的长效机制。与传统学生公寓文化相比较,新时期的学生公寓文化更加开放活跃、思想交流自由度更高,但宿舍关系、人际交往等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是严重恶性事件有增无减。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党建工作做在学生公寓、走进学生生活、渗到学生心坎,引导学生党员在真实的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并自觉地转化为日常行为。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学生党员在公寓的集体归属。成员间的学习交流是形成群体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把学生党员团结在所在的公寓或楼宇,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来自不同学院、年级、专业和班级成员的融合;二是学生党员在公寓的形象树立。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员公寓挂牌亮相,更需要通过活动设计宣传团队价值观念、弘扬团队核心文化、展现团队精神风貌;三是学生党员在公寓的服务项目。要立足学生公寓学习、生活需求,搭建真正有益于同学的服务平台,把群体文化通过团队和个人带到楼宇、宿舍、活动室;四是学生党员在公寓的评价机制。要建立包括学生党员思想、学习、行为在内的跟踪机制,建立学生党员服务公寓、服务同学的评价体系,开展楼宇学生参与的党员公寓内评优机制,促使学生党员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校党建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