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莫让“泡沫”淹没荧屏——“反对铺张浪费”系列报道之十一

2013年04月18日08:5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题材跟风,原创越来越少

“制作完不能进入播映环节是很大的浪费。不过,有的作品虽然播出来了,但是收视率或上座率很低,观看过的观众对其评价不高,这是另一种浪费,即对观众审美情感的浪费。眼下影视剧题材跟风、复制和翻拍续拍成风正是这种浪费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黑特说。

据了解,仅2012年一年,横店影视城接待的150个剧组中就有48个涉及抗战题材。有观众抱怨道:“《亮剑》之后抗战剧风起云涌;《奋斗》之后青春剧蜂拥而上……影视剧的模仿、克隆、翻拍之作太多了,相比之下原创却越来越少。”

“跟拍热门题材,重新演绎经典作品,这些做法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过于密集,就会过度消费某种题材和类型,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不偿失。这种现象反映出整个创作环境的浮躁,大家为了追求高收视率、高票房以及低成本、低风险,都会抢着去做,助长了跟风克隆等不良风气的盛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直言。

明星片酬占据大半制作费

影视剧市场的繁荣使越来越多的制作商倾注大量资金,但盲目投资、缺乏理性判断又会产生极大的浪费,明星片酬虚涨就是其中一例。饶曙光强调,明星片酬过高对中国电影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伤害。“目前,电影制作成本中明星片酬占到50%,更有甚者能达到80%,剩下来用于艺术生产创作的资金有限,这不符合电影产业的基本规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电视剧领域。据了解,很多明星电视剧单集片酬达60万到70万元,一部戏片酬高达1500万到2000万元,占据大半制作费。

如何避免影视剧的浪费现象,对此专家们纷纷献言献策。王黑特指出,应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影视剧制作、发行和播出的法律法规,形成市场调节和协会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化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影视剧制作和播出的浪费。

饶曙光则认为在题材上要实现有效规划。在商业化、产业化的基础上,影视业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实现影视资源、影视题材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作品的原创能力和整体的艺术质量,从而提高艺术竞争力。对于供大于求的问题,应着力开拓视频网站这一播放平台,让更多的作品与观众见面,实现其艺术价值。

(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汤 雪)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