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依托两大平台 聚焦三类人才 探索四大体系

上海团组织助青年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2013年04月10日16: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探索四大体系 完善培养链条

上海本身并不缺乏对青年精英人才的吸引力,但是如何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政策环境,进而留住人才,依然是一个大课题。

为此,上海团组织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发现储备、培养锻炼、吸引凝聚、推荐使用等具有共青团组织鲜明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源头选拔发现人才——上海团组织将深化由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党委、团上海市委联合实施的“选苗育苗”工程,下一阶段,每年将从优秀高校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人员中,层层选拔挑选出一批“苗苗”作为跟踪培养对象,适时为其快速成长创造条件,从而为市、区两级团的领导班子调整充实提供储备人才。

此外,团组织还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中的竞争机制。在市级层面,近年来先后举行了3次团市委副书记职位的公开选拔,有3位优秀青年干部通过公选走上了团市委副书记的岗位;在团市委机关,所有副处级领导职位都要采用竞争性选拔方式。在地区层面,不少区县通过公开选拔,把来自高校、机关等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团区委的领导岗位。

通过品牌项目培养人才——“大学生公益训练营”是青年公益人才学院首期开设的培训项目之一,学院还针对团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开设了“公益事业高级研修营”,正在筹备中的还有“公益志愿组织能力建设训练营”、“群团工作和公益事业发展专题研修营”、“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项目开发专题研修营”等。

被称为公益界“黄埔军校”的青年公益人才学院,旨在探索并建立公益人才培育新模式,培育具有公益精神和公益服务能力的青年人才及中高端青年公益管理人才和公益创业人才。作为国内首家同类型学院,青年公益人才学院的目标是每年培训百名青年社会组织管理人才、千名大学生社团领军人才和万名青年志愿者。

通过团属社团凝聚人才——把服务凝聚青年人才与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为创新创业青年建组织、搭平台,是共青团组织持续服务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一环。

共青团组织拥有为数不少的团属社团,这一平台是青年积极开展各类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信息沟通和技能交流的平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科技创新市长奖联谊会,促进未来的“创新创业之星”的跟踪培养和相互交流,目前已有80名获奖者成为了联谊会的成员;青年创业沙龙,组织创业青年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互通创业信息,目前已有约600人次参与了12场活动;青年创意人才沙龙,为青年创意人才搭建互动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12场。上海市青联、上海市学联、上海青年文联、上海市青企协、上海市IT青年人才协会、上海市建设交通青年人才协会、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上海高端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等各类组织、团体等也都在凝聚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评选表彰举荐人才——湖南妹子张沙娃的创业之路走得挺顺当,她原创的首饰品牌“SU素”已经在全国30个城市建立了近百家网点,自主设计开发数千款产品。2011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选为“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进入青年高端创意人才库。和张沙娃一样入选的创业青年可以享有各种政策支持,如优先享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相关人才交流培训计划,优先享受相关产业政策、人才扶持政策等。

共青团组织荣誉表彰平台对于发现优秀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实现人才与项目、人才与政策两个结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青年文化新人、上海青年经济人物、上海青年创业先锋、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评选表彰活动中,冒出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年纪轻、覆盖行业或领域广泛,以及在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利税贡献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为了畅通人才举荐渠道,上海团组织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人才,为优秀青年的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根据“推优荐才”机制,各级团组织每年向同级党组织推荐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并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两大平台合力保障

“共青团组织做青年人才工作,往往是‘捞饺子’多,‘包饺子’少。很多青年人才虽然是共青团评选出来的,但团组织培养的印记比较少。共青团培养人才,贵在优势集成、持之以恒、润物无声。”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表示。

以前团上海市委各部门做各自的项目,互相缺少链接,信息、资源都无法共享,比如针对大学生的选苗育苗工程,在学生毕业之后,就难以继续跟踪。

现在,团上海市委着力推进青年人才工作的两个平台: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和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依托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上海团组织探索建立与市委组织部、大口党委以及人社、科技、教育等相关党政职能部门的日常联系和沟通机制。在团上海市委牵头编制的《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把“大力培育各类青年人才”列入十二五期间上海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实施“上海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建立“上海市青年人才库”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接下来,还将考虑在联席会议基础上,建立青年人才工作专委会,构建市级青年人才工作的沟通平台,从宏观层面加强对青年人才政策的研究,并及时反馈青年人才的合理诉求。

而领导小组则是2011年在团市委内部建立的青年人才工作统筹平台,每年都要对青年人才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并不定期地就青年人才工作专题进行研究、决策,形成共青团系统内青年人才培养的工作合力。

比如,“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就是在梳理各部门的工作项目、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发现储备、培养锻炼到吸引凝聚、推荐使用,涵盖了“选苗育苗”、“英才培训”、“杰青评选”等多个部门的项目和活动,并初步形成了具有共青团组织鲜明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链”。

团上海市委下一步的设想,就是能够继续发挥好这两个平台的作用,构建一个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力量整合、项目联动的工作网络,把“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打造成一个不仅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切实满足青年人才成长发展需求的工作计划。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实现各类政策和项目的无缝衔接。(龚瑜)

(责编:杨丽娜、权娟)


相关专题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