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处自治区最西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5万人,是全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全盟总面积中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各占三分之一,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面积仅占6%;年均降水量仅为4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以上,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盟33年来,全盟各族人民致力于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美好家园,以战天斗地的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和“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工作思路。1999年,在没有国家项目支撑的情况下,率先实施了贺兰山退牧还林工程,移民搬迁943户4086人。特别是在中央、自治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相继实施了黑河综合治理一期、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补助奖励等项目,全盟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现泉水潺潺、草长莺飞的景象,森林面积由退牧前的36万亩增加到53.7万亩,植被覆盖率由36%提高到47%;额济纳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胡杨林面积由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干涸10年之久的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百鸟游弋的景象,恢复水域面积42平方公里;每年大风沙尘暴天数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10至20天减少到3至9天。阿拉善大地呈现出生产力布局日趋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局面。2012年,全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4.8亿元,增长13.4%;地方财政总收入60.7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48元,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420元,增长15%。
保护和改善阿拉善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建设“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盟、和谐幸福主题,着力构筑生态安全、边疆安全两道屏障,倾力破解“水困行难”两大瓶颈,统筹发展三次产业,全面推进文明城镇创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四大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阿拉善的“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积极践行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把沙生植物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逆向拉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变沙成金,化害为利,加快建设美丽富裕阿拉善。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六个结合”。
第一,把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与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结合起来。2009年1月,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抗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阿拉善的沙尘现象不但影响毗邻地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阿拉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质和战略地位,决定了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是对国家和内蒙古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不仅关系阿拉善的永续发展和人民福祉,而且关系全国全区的生态安全。必须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谋划阿拉善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既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也不单纯为保护生态而放松经济发展,把沙生植物产业化作为重大生态工程来抓,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项目,通过“点上建设”,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产,进而达到“面上保护”的目的,始终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美丽与发展双赢,切实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路子。
第二,把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结合起来。阿拉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沙生植物,不仅有苁蓉、锁阳、甘草、苦豆子、醉马草等名贵中药材,而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裕的光热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沙地葡萄、文冠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全盟现有适宜接种苁蓉的天然梭梭林1450万亩、人工梭梭林80多万亩,适宜接种锁阳的天然白茨2800多万亩,天然醉马草5000万亩,天然苦豆子300万亩,天然甘草60万亩。这些特色沙生植物是经过自然界长期优胜劣汰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品色上乘、材质绝佳,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路径,以节水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加工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原料培育基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加销一体化,形成区域优势突出、资源配置合理、品牌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的沙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自治区重要的沙草产业发展基地,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