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监督公车"私奔"不能只靠老人孩子和微博

2013年03月04日10:4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其实公车改革进行这么多年,各界一直在呼吁有关部门公开详细数据,但一直没有进展。公开数量是推动公车改革深入进行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也会为民众和制度监督公车提供保障。

  公车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应该给纳税人一个公开、明白的信息。对于公车改革,首先要公开公车数量。此外,还要公开维修、保养、油耗等开支。如此,外界监督才不是“空对空”。

  记者认为,按照保密法和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公车数字应不属于保密内容。不涉及国家安全部门的公车数量完全应该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推行公车改革目的是监督“公车腐败”,降低公车成本,而现在许多地方的公车管理办法,还是局限于自我监督和上级监督。专家建议,如果在公车管理中引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概念,效果会好得多。这将为今后公车总量削减以及公车平均运行费用降低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监督环境。

  此外,应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严控公车购置数量、购置金额。尤其要坚持减少配置总量、降低配备标准,深入开展公务用车情况专项清理。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结构、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公车改革提供依据。

  记者认为,还应该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指导性文件,明确各地区、各级别的补贴档次,切忌把公车改革当作福利分配;同时,明确原有公车处理方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必须更换公务车时,坚决按照采购规定使用研发投入到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价格更低、维修保养成本更低的自主品牌汽车。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曾经公开表示,“要对公车私用行为实行‘零容忍’”。这位负责人指出,“公车私用不仅与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相背离,会大大增加车辆的运行成本,还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这位负责人同时要求各地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内外并举的监督机制,公布监督电话,广泛动员群众,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广受监督。

  记者认为,当前,急需公布全国公车数量和经费支出总数,并推广公务车贴等低成本、便捷易行的公车监督标示,给外界监督公车私用创造条件。有关部门应重视微博等网络举报公车私用的信息渠道,做到及时受理、准确核实、严肃查处。抓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改革东风,果断深入推进公车改革,让公车私用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行为,为“车轮上的改革”大脚踩下油门。(记者 南辰)

(责编:李晨阳、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