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陈华明:在扶贫岗位奋斗到最后

被追授“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广州市号召向其学习
2013年02月26日15:03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追问

扶贫压力从哪里来?

繁重工作加评比让扶贫干部压力“山大”

“扶贫是一件累差活,要做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还有各种评比和考核,扶贫干部的压力很大。”这是梅州市建桥镇镇委书记彭广沈的实话。扶贫干部压力很大,郭建南、陈华明就是累倒在扶贫岗位上,还有一些扶贫期间生过重病的扶贫干部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

到底扶贫干部的压力来自哪里?彭广沈告诉记者,以三社村38户贫困户为例,脱贫的标准是每人年收入达到2500元,难题也在这里,如何统计贫困户是否脱贫了?这需要扶贫干部细致的工作,想方设法为贫困户增加收入,而且不能只是授贫困户以鱼,还得授之以渔。

此外,还得做通一些未评上贫困户的群众的思想工作,如果干部没有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压力更大,彭广沈就曾为性格较为内向的扶贫干部梁志斌担惊受怕过。梁志斌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我完全没有周末概念,只知道今天是几号,不知道是星期几。连续几个周末不休息是常事。”教育、养老、社保、卫生、水利基建……驻村期间,除计生外,村里其他所有的工作梁志斌都要涉及。

扶贫中最大困难还在于增加村集体的资产,像三社村以前的集体经济为零,集体经济几乎没有一点基础,所以每一名扶贫干部下村后首要的事情是不断为村里找项目,没有项目将来就过不了考核,而贫困村所能吸引的项目又极其少,为此不少扶贫干部绞尽脑汁。不仅如此,有一位扶贫干部还告诉记者,评比还要顶着单位的压力,如果评比中没有好名次,将来在单位会难以被人瞧得起。(撰文 马喜生 彭文蕊 谢新阶)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