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斌 白雪峰
2013年02月19日09: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讲课,就要走进人的心灵
这是满开宏的普通一课,讲的是中国近现代史。
像往常一样,他提前10分钟来到教室,把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纸盒放在讲桌上,转身踱出了门。上课的号声还没响起,学员们就陆续走进教室,几名学员从兜里掏出一些纸条放进了纸盒。
开课了。满开宏打开投影仪,幕布上出现了几幅图片:有入列不久的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有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铁甲舰,有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还有东印度公司运送鸦片的商船……一幅幅图片,让血气方刚的青年学员群情激奋、不能自已。
“读史知兴替,鉴史瞻古今。中华帝国由盛转衰,中华民族几经沉浮。盛世有何患?耻辱从何来?革命循何路?复兴向何去?”
像评书,似清口,满开宏纵横捭阖,娓娓道来。一堂课罢,学员们意犹未尽,连坐在后排听课的几位领导也禁不住带头鼓起掌来。
一如往常,满开宏为这堂课准备了若干种教案:开头先让学员看一段某学者的讲座视频《林则徐是千秋罪人还是民族英雄》,再举行分组讨论;或者先从鸦片战争中八旗军和英法联军兵力对比说开去;又或者从成龙的电影新作《十二生肖》谈起,追溯圆明园兽首的遗踪……
他扬了扬手中的纸盒对记者说:“今天学员们提问的纸条又为我提供了个好点子,可以从大家热议的钓鱼岛问题谈起。”
区区一堂预备课,需要如此煞费苦心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满开宏说:“犹太人有句谚语:世上有两件难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把别人的金币装进自己的口袋。讲课不难,讲好不易。不细细琢磨,绝对走不进听众的心灵。”
愿意用一生追求“大道理”
“琢磨”,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满开宏对教学的无尽求索。
为提高讲课水平、观察听众反应,他对着家里立柜的镜子练仪态,还把未婚妻带到教室,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为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他攒钱买了个录音机,一个夏天竟然磨光了磁头。
邻居们对这位教授的“爱琢磨”也颇有微词,“你们家怎么经常夜里三四点钟亮灯,还有人楼上楼下、屋里院外来回溜达?”妻子苦笑着说:“那准是满老师在备课。”
讲了28年课,满开宏说自己“越讲胆越小,每遇大课更紧张”。他总结了自己的上课三步曲:课前紧张上厕所,一上讲台就入戏,课后回忆总遗憾。
一堂课怎样才算成功?满开宏有自己的答案:台下掌声一片不见得效果好,学员们走出教室,还在低头沉思,这才算好课。
在满开宏看来,“教书”是一门职业,“教育”却是一项事业。尽管上课时面对的只是百十位学员,但他们背后却是部队千千万万的官兵。“把今天的学员当成明天的将军,你就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有一次,一位“款爷”指着桌上一瓶洋酒对满开宏说:“你成天给人讲这些大道理,能换来这瓶酒钱不?”
满开宏说,“你瞧不上的这些道理,我愿意用一生追求。没有这些,你也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
正是因为内心有着“一生追求”的东西,满开宏28载军旅里,立过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无数,可那些记载荣誉的奖章证书,却没存下多少。而他的办公室前后搬了四五次,搜集的剪报资料一张也没丢;学员们上课提问题的小纸条,他分门别类整整贴满了3个厚厚的剪贴本。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