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来信“爸,我等你回来”
对小其来说,父亲就像一座避风港湾……
陈华明最后一次在家吃饭,是去年冬至。
“回家前他还坚持开车去学校接我,要帮我一起提上美术课用的画材。回到家后吃了汤圆不到5分钟,爸爸就去了医院。”这是陈华明留给女儿陈王其(化名)最后的记忆。
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直有饭后讲笑话的习惯。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小其则特意将大段的笑话存进手机里,以便随时翻出来讲给父亲听。
“有一个笑话,爸爸听后一脸茫然,等我提示后他才反应过来,然后说‘等我下个星期再笑。’”每次想到这个画面,小其说她都会觉得爸爸好可爱。
对小其来说,父亲就像一座避风港湾。每次感觉迷茫时,都是很好的倾吐对象。任性急躁时,父亲会让她把心态放好,一点一点去做。她懵懂无知,不知未来是什么样,父亲会全力支持她的画画梦。
忆起父亲对自己梦想的支持,正念高二美术班的小其禁不住热泪盈眶。她说:“爸爸平时很不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我画画要用的材料,再贵他都会让我买。”
陈华明虽然总是依着小其,但对她的家教却很严格。“小时候觉得潮州话难讲,就不乐意讲,但爸爸会‘威胁’说:‘你不讲潮州话,我就不跟你讲话。’”
陈华明夫妻俩都是广东饶平县人,而从小生长在广州的小其,也能讲一口纯正的潮州话。
在小其眼里,父亲的严厉中透着坚强。“他对自己也很严格,不是痛到不行,他不会吭一声。”父亲住院期间,小其看着他强忍着痛表现出一切都很好的样子,很难过。
“有很多话想跟他说,但又怕让他担心,就制作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快乐些。”小其谈到这封信时,用了“制作”这个词,因为信封是她自己用画纸粘成的,信纸也是自己裁的。
这封写给父亲的最后一封信,正文只有短短六个字:“爸,我等你回来。”信的中央,用深蓝色彩笔画着一个大大的微笑。落款日期是2012年12月22日,是陈华明住院的第二天。
小其说,她和爸爸之间,就像小鸟和大象。“有一个笑话,问小鸟和大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回答说,小鸟能站在大象身上,大象却站不到小鸟身上。”
小其是小鸟,父亲是大象。“爸爸是我的保护者,不管我从哪里掉下来,都有他撑着。他希望我飞得更高更远,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策划:姜玉龙 谭亦芳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马喜生
柯鸿海 彭文蕊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