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组织有了规范分工
在南安市洪濑镇,有一支家喻户晓的民间志愿服务团队——南安市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5年来,该服务队已有正式注册志愿者500多名,预备志愿者2000多名,去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队”。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志愿者人数越来越多,如何进行志愿服务的规范分工,成了摆在服务队面前的问题。
去年11月初,依托乡镇“大团委”建设,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秘书长黄清火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子: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别建立起了7个团支部:医疗救助小组团支部、社区助老小组团支部、抗洪救灾小组团支部、环保小组团支部、关爱农民工子女小组团支部、扶贫助困小组团支部、爱心助学团支部。
“做志愿服务的人最讨厌玩虚的。”黄清火说,刚建团支部时,有人曾担心团支部“只做形式搞些不靠谱的东西”。
“现在,服务队成员都有了清楚的定位。”环保小组团支部书记黄连水介绍说,根据环保服务类型,他们又进行了细致的小组分工,包括家园清洁小组、环保宣传小组、东溪水资源检测小组、废电池回收小组等。
“团支部的建立,使得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更加到位,质疑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黄清火高兴地说。
搭建乡镇青年交流平台
从外地到南安市水头镇工作了6年的陈梅扬,还是“没有感觉自己是水头人”。
25岁的陈梅扬来自福建仙游县,现在是水头镇一家茶叶店的经理。在外打工的生活比较单调,陈梅扬称之为“店铺、住所,两点一线。”
“茶叶店的员工都是女青年,平常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工作内容又相差无几,所以相互之间可交流的东西不多。”陈坦言,大家渴望与镇上其他年轻人多交流,只是缺乏一个合适的交流平台。
去年11月中旬,在镇团委帮助下,陈梅扬所在的茶叶店建立起了团支部,包括另一家分店在内的12名女青年重新回到了团组织的怀抱。作为团支部书记,陈梅扬目前正着手组织与其他团支部的交流活动。“有了这个平台,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与其他组织建立联系了。”她透露,近期将与镇里一些协会的团支部开展联谊活动。
水头镇民营企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是其一大特点。水头镇团委副书记许柏松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镇团委就组织了镇村两级团干和青年志愿者进行调查了解,摸清青年聚集规模,以便实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相信这次乡镇‘大团委’能很好地为这些青年搭建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
因地制宜把青年组织起来
“建团是基础,规范是保证,活团是根本。”团南安市委书记傅清霖认为,“大团委”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团组织的数量,而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把镇区内的团员青年真正组织起来,实现对农村青年的全覆盖。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团南安市委注重引导乡镇整合辖区内各方力量,跨行业、跨领域建团。如水头镇结合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将乡镇直属团组织直接建到重点项目中,成立了水头镇“324新复线”项目团支部、水头五里桥文化公园项目团支部、水头镇中小企业营运中心团支部。罗东镇团委探索跨部门共建方式,在派出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等青年集聚的单位中建立了团组织。
在工作督导方面,团南安市委建立了领导分区包干、机关干部联系驻乡(镇)、督查通报等3项制度,明确乡镇团组织书记为大团委建设第一责任人。他们把基层团建工作基础好的水头镇、仑苍镇、梅山镇、洪濑镇、罗东镇确定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示范点,组织各乡镇团委书记到典型点参观学习,以典型的案例激励指导已建团未开展活动的乡镇团委在完成组建任务后打造“一体两翼”的工作新格局。(王选辉 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