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翟明明:讓“金草藥”帶領小山村奔小康

2017年05月23日15: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第一書記·精彩故事]翟明明:讓“金草藥”帶領小山村奔小康

【編者按】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抓基層、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和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等重要指示精神,對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作出安排。

個人簡介:翟明明,男,1979年出生, 2007年10月入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計劃科科長。2016年11月代表市交通委派駐到房山區十渡鎮臥龍村,擔任第一書記。

1.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翟明明在路域風險點治理現場。千龍網記者 薄晨棣攝

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翟明明在路域風險點治理現場。(薄晨棣 攝

房山區十渡鎮北部的臥龍村,地處深山區。通往臥龍村黃花塌的必經山路,由264個台階開始。台階不多,但加上土路,公路,和田間路,一天工作完成后,手機計步軟件上的數字准會超過17000步。自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起,每天早上,他都會默默數著這264個數,開始他在小村庄的一天。

“舊疾”“新病”一起除

“村裡沒有上下班時間這一說。”翟明明的家,距臥龍村足有 87公裡,每天開車往返費時費力,也不利於開展工作,家中還有一個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妻子,既要按時上下班,又要照顧年幼的孩子,也是分身乏術。但為了更好地履行第一書記的責任,翟明明還是毅然每日駐村工作,有時利用周末回家看看,全身心投入到了第一書記的工作中。

克服了種種困難,翟明明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他的新工作。通過駐村走訪調研,翟明明發現,臥龍村黨組織建設較為薄弱,導致村裡存在的一些“舊疾”解決不了,老百姓積下不少怨言,也不願配合村兩委開展工作,干群關系比較緊張。

面對這樣的情形,翟明明決定直面矛盾,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化村黨組織建設,喚醒兩委人員的黨員意識,重塑干部隊伍的精氣神兒。同時,召開村全體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為村民們提供暢所欲言的平台,反映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和需求,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通過會議,翟明明了解到,臥龍村的歷史遺留問題較多,道路改造、流域治理、安置房……樁樁件件都亟待處理。會后,翟明明與村兩委把問題逐條逐件研究,明確任務清單,計劃未來工作方向。百姓憋在心裡的話說出來了,黨員的帶頭意識喚醒了,村兩委的工作方向明確了,干群關系也逐漸緩解了。接下來的工作,也就容易開展了。

3.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臥龍村黨員大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臥龍村黨員大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脫貧之路更暢通

深山裡的臥龍村,生態旅游資源是其一大優勢,但落后的交通卻成為利用優勢資源發展經濟的瓶頸。

臥龍村中的一條繞山鄉級公路修建於2006年,彼時村裡幾乎沒有汽車,因此道路的寬度僅能滿足機動三輪車通行。道路的照明、擋牆等安全設施也很不完善。現如今,這條老公路已無法滿足村民們的新需求,道路改造迫在眉睫。

為解決這個大問題,翟明明發揮自身優勢,回到“娘家單位”房山公路分局與領導多次商討。在分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確立了村內道路提升改造項目,並力爭2017年內完工。同時,翟明明還努力協調來50盞路燈,將安裝工作與道路改造工程同步實施。這樣一來,老百姓的出行安全就有保障了。

不僅要改造道路,還要消除風險點。村民劉大爺的家建在公路旁的山坡上,這些年,老人住得越來越不踏實了。原來,劉大爺房屋下的坡體,每逢刮風下雨就沙石俱下,滑落到屋下的公路上。倘若雨水大一些,房子還有塌陷的危險。“原來屋子下面都是沙坎,也就是這兩年雨水小,不然屋子早沉下去了。找了好多次,也沒人來修。”一次走訪中,翟明明得知了劉大爺家的情況。實地勘查后,他立即向派出單位提出對該處路域危險點的改造申請。最終,在房山公路分局資金和施工力量的支持下,開始了改造路域危險點的工作。“要不是今年翟書記來,這個坡還修不上。”

現在,劉大爺房屋下防止山體滑坡的混凝土擋牆已經砌起了大半,預計五月中旬完工。劉大爺多年的心病,終於能消了。路寬了,燈亮了,風險點沒了,村民們的心也就踏實了。臥龍村的脫貧路,也逐漸變得平坦起來。

6.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臥龍村村民在種植金銀花苗。千龍網記者 薄晨棣攝

2016年11月末,翟明明被派駐到臥龍村任第一書記。圖為臥龍村村民在種植金銀花苗。(薄晨棣 攝

黃花塌上種金花

臥龍村是房山區低收入村之一,共有824口人,人口老齡化和因病致殘現象都十分嚴重。由於沒有產業,村裡的370名勞動力中,80%都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留守村民基本靠吃低保,或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自給自足。然而,種玉米、紅薯不僅產量低,還有較強的季節性,收益十分不穩定。如何在保証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臥龍村的產業,摘掉貧困的帽子,是擺在翟明明面前的最大難題。

在一次實地勘察中,翟明明偶然了解到,臥龍村山地上有柴胡、銀翹、知母、葛根等近百種野生中草藥,但大都自生自滅,未能發揮其藥用和經濟價值。

“野生的都能長,人工培育的話豈不更沒問題了?”帶著這個思路,翟明明跟鎮領導和村兩委班子進行了多次商討,並找來專家學者實地考察,形成了中草藥成規模種植,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可行性方案。市、區、鎮相關部門的各級領導也都來到臥龍村進行了考察調研。最終,在相關部門和結對幫扶企業的鼎力支持下,確定了以臥龍村二隊黃花塌為試點的“臥龍村中醫藥養生旅游驛站”項目。

發展思路明確了,村民的意見也得統一。翟明明與村兩委連夜組織召開全體村民大會,把“中醫藥養生旅游驛站”項目一條條講給大家聽,賬一筆筆算清楚,疑問一一做了解答。這場夜晚山頂上的村民會,最終以全票通過為項目開了個好頭。

按計劃,黃花塌500畝耕地與荒地,都將在專家指導下種植集觀賞、食用、入藥為一體的,適合在臥龍村生長的中草藥。分別是:200畝金銀花,200畝黃花菜,100畝金花葵。公路旁的觀賞區則作為黃花塌的名片,種上了美麗的棠棣和連翹。

五月初,第一批金銀花苗開始栽種。很快,臥龍村將與山東魯峰金銀花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形成金銀花種、收、售一條龍模式。與北京三聯制藥有限公司的合作也在洽談中。

沒有了后顧之憂,百姓干起活來更踏實了。土地確權、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開墾荒地,每項工作都很順利。定布局、籌資金、買苗子,第一書記和兩委班子帶領全村人擼起袖子加油干。

“我們村是個低收入村,翟書記來了以后,幫助我們脫貧,帶領大伙兒發家致富,弄了個這麼好的項目,我們打心底裡高興,干活積極性也特別高。”參與中草藥種植的村民齊樹旺對記者說。

“根據測算,‘中草藥養生旅游驛站’項目盤活后,低收入戶可參與務工、養蜂、游客接待等工作。去年村裡低收入戶的年收入為8000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預計每戶年收入可再增加4000至5000元。按照北京市低收入戶劃分標准,一兩年之內,脫低應該不成問題。”在翟明明的計劃中,項目有了收益后,小村庄還要種上5種其他顏色的草藥。同時,他已聯系新華聯集團、華夏幸福基金集團、首旅寒舍集團等大型投資公司來村調研,這些公司均表示了對臥龍村的發展看好,希望時機成熟時與村裡共同打造高端民宿旅游產業。

未來的黃花塌,將同它的名字一樣,開滿金燦燦的黃花。而預想中的臥龍村,也會用色彩繽紛的草藥帶百姓發家致富。

下一步,臥龍村將在第一書記的帶領下,積極與區發改委溝通,力爭建成京津風沙源溝域治理項目。對於村民們關心的安置房問題,翟明明也正著手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完成后再立項,爭取今年開工,在發展中解決“頑疾”。這樣老百姓心裡的石頭也就落地了。”

第一書記派駐臥龍村,已過半年。對翟明明來說,在發展落后、經濟基礎薄弱、干群關系緊張的臥龍村開展工作,絕非易事。但翟明明的到來,的的確確為臥龍村百姓帶來了許多高興事兒。每家每戶都過上好日子,是村民們的心願,也是翟明明肩上的重擔。青山綠水相依托、“豐饒十渡,生態臥龍”的目標,等待著翟明明帶領村兩委和村民們一起實現。第一書記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薄晨棣)

下一頁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