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江蘇如皋:”五帶五促”推動農村基層黨建提檔升級

2016年03月30日15: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如皋市圍繞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以“六強六過硬”為目標,以“黨總支(黨委)—二級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小組長)—普通黨員”五級為服務架構,串聯運行“五帶五促”服務機制,推動全市農村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全面進步。

黨總支帶頭學習,錘煉黨性促引領。一是牢牢把握主體學。依托“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構建黨總支領著學、黨支部先行學、黨小組入戶送學、黨員結對學、流動黨員自主學的“五學”模式,以多形式的黨內學習推動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二是貼近實際方便學。在村(社區)推行周五黨員教育微型課堂——“傍晚信仰課堂”,利用農閑間隙傳承紅色經典、講述身邊感人事跡,實現靈活學與規定學相得益彰。三是組建站點延伸學。推動遠教站點村(社區)黨組織全覆蓋,將黨的聲音、惠農新政第一時間傳遞給基層群眾。在347個村(社區)安裝配備了“江蘇先鋒綜合服務平台智能TV機頂盒”及50英寸高清電視機,配套組建952人的導學員隊伍,指導基層遠教站點開展遠教學用活動近4000場次。

黨支部帶頭創新,激發活力促發展。一是打造發展信息的“集散樞紐”。依托“網上村村通”、“農寶網”等平台,因產制宜對接農業同業商會,全面推介村域經濟特色,集中發布招商、購銷信息。近年來,以“農寶網”為主的電子商務新渠道,累計發布農產供應信息21000多條、求購信息6000余條,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累計近億元。二是形成資源整合的“集束中心”。凸顯黨支部上傳下達、溝通左右、聯系內外的作用,將黨支部服務與市四套班子領導挂鉤聯系“十個一”、 “三解三促”、市級機關部門“雙聯雙助”等幫扶工作結合起來,當好參謀、錦囊,使黨支部成為戶成為承接資源、扎地生根的“傳接點”。三是實現服務發展的“集約管理”。大力開展集約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杜絕“有名無室、有室無人”,減縮村(社區)標牌66個、鎮村所設台賬全部取消,每天安排1-2名干部坐班輪崗,實現全鏈條跟蹤、全時段覆蓋服務。

黨小組帶頭幫扶,精准施策促脫貧。一是完善一冊一卡找准人。以各村(社區)黨小組為網格,按照“一村一冊、一戶一卡”的標准,准確掌握低收入家庭人口、勞力、收入以及幫扶情況的數據,並對納入幫扶的人員實行公示公告制度,對穩定脫貧的幫扶對象及時退出,實現100%精准識別。二是結對挂鉤統資源。由黨總支牽頭各黨小組認領幫扶“責任田”, 按照“一個不少一戶不落”要求,通過上面引資源、內部挖資源逐一實現結對幫扶,84家市級機關單位與105個經濟薄弱村進行結對幫扶,104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到結對村擔任聯助書記,組織8995名黨員干部與18767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實行一線結對幫扶。三是細化制度明責任。對黨小組幫扶工作考核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幫扶每個低收入群眾的實事難事有據可考,明確幫扶每個低收入農戶完成的事項量化可見,明確扶持的物資現場可驗,確保幫扶事項看得見摸得著、又能嚴格管理。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25340戶、56148人全面實現了脫貧。

黨員中心戶帶頭服務,貼近群眾促效能。一是建立網格。以“黨員中心戶”為中心,建立“全村建網、網中定格、格中選戶、戶盡其責”的網格化服務體系,根據各村(社區)實際,一般1-2個村民小組劃分一個網格,設立1個黨員中心戶,形成“網格+黨員中心戶”工作模式,目前,全市已培育6074名黨員中心戶,形成對8518個村民小組黨員群眾的全覆蓋。二是突出特長。按照“因人制宜、展現特長、發揮優勢”的原則,著力培育“五型”黨員中心戶(即從善經營的能手黨員中培育“帶民致富型”,善協調的黨員中培育“村務協管型”,有威信的老黨員、老干部中培育“民事調解型”,講奉獻的富裕黨員中培育“愛心幫扶型”,素質高的“兩新”組織黨員中培育“村企聯動型”),凸顯黨員中心戶聯系服務成效。三是創設載體。按照“五有”標准(有“黨員中心戶”戶牌、有“亮身份、亮承諾、亮成績”公告欄、有基本便民服務工具、有便民服務卡、有服務檔案記錄),幫助黨員中心戶完善軟、硬件設施,切實將服務重點從“工作場所”轉向“居住場所”、將服務內容由“行政服務”轉向“生活服務”、將服務時間由“8小時內服務”轉向“8小時外服務”。

黨員志願者帶頭奉獻,無私奉獻促和諧。一是組建志願服務隊伍。緊跟村(社區)實際需求,以黨員凝聚各類有專業特長的黨群對象,建立政策宣傳、農業生產、綜合治理、衛生計生、民政社保、環境管護、文化體育等、校外輔導、就業創業、物業家政、居家養老、法律援助等12支專業化的志願服務隊伍,按照“共性配備+個性選配”的模式因需組建,建立了12類、2206支、7411人的專業化志願服務隊伍,帶動9萬余名黨員群眾成為如皋市志願者。二是建立志願服務機制。志願服務隊伍隊長一般由村(社區)“兩委”成員兼任,明確服務人員“六大工作職責”,建立例會、學習、考勤、活動、激勵及服務登記等“六項制度”,全面推行“愛心換積分、積分換服務”志願互助循環服務模式,明確每人每年至少參加36小時的為民服務。三是發揮志願服務作用。開展“立家規、正家風、傳家寶”學習活動,匯集市42名“黨員模范、黨員鄉賢”的家風事跡進行學習、宣講,教育引導黨員群眾在踐行核心價值觀中擁黨愛黨。開展“鄉村治、百姓安”活動,加強對村務監督、黨風廉政、矛盾疏解等方面的規范治理工作,通過志願者發揮“村居糾風員、廉政監督員、矛盾調解員”三大員作用,推動鄉風文明和諧形成新風尚。

(如皋市黨建雲平台供稿——馬春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趙娟)
相關專題
· 基層快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