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不近人情”谷文昌與他家人的故事

2015年05月21日08: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家風連黨風,家風匯國風。習近平總書記撰文稱贊“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的谷文昌對待子女一貫嚴格,甚至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今天,讓我們走進谷文昌的家人,近距離傾聽谷家“清白持家、簡朴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故事。

 谷文昌妻子(30多年職務工資沒有提升過)

谷文昌的愛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來到東山,當時是縣民政科科長,1952年轉薪時定為行政18級,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職務、工資級別都沒有提升過。

谷文昌去世后,史英萍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省吃儉用之余熱心公益。7年多時間裡,她從微薄的離休金中擠出兩萬元資助了18位特困大學生。

 大女兒谷哲慧(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用了15年)

1963年,谷哲慧高中畢業進了縣財政科當臨時工。陳炳文說:“幾個月后才知道她是縣委書記的女兒,我們都以為她在臨時工崗位只是鍛煉鍛煉,很快就會轉正、提干,沒想到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她用了15年。”

1964年,谷文昌調到福州任林業廳副廳長,有關部門提出要將谷哲慧轉為正式工,隨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堅決不同意,他說:“組織上調的是我,不是我女兒。”此后,谷哲慧還有多次機會轉正,都被谷文昌“叫停”,直到1979年才轉正。

“人很老實,說話輕言細語,穿著打補丁的褲子,能吃苦,下鄉睡地鋪,沒有一丁點兒千金小姐的脾氣。”談起昔日的同事、谷文昌的大女兒谷哲慧,東山縣銅陵鎮71歲的老人陳炳文仍然印象深刻。

谷哲慧說:“以前對父親有怨言,小時候一周見不到父親幾次,長大以后在工作和個人待遇上也沒‘沾到光’,當時不明白為什麼他連自己的子女都不幫,甚至還要‘阻撓’。后來我們慢慢理解他了,他是一個公而忘私的人,是一個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群眾的人。看到東山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看到人民群眾這麼愛戴他,我們感到很驕傲,也會讓谷家的好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大兒子谷豫閩(退休時是廈門檢驗檢疫局調研員)

東山陳城鎮72歲村民陳志英是谷豫閩的初中同學,幾十年來,兩位老同學一直保持交往。他說:“豫閩待人真誠,心地善良,一生朴素、節儉,到老了住的房子也不大,家裡也沒什麼值錢的家具。

 三女兒谷哲芬(退休時只是副主任科員)

谷哲芬說:“父親很少說教,也沒留下什麼家書、家訓,他的教育是身體力行展現的。”

在子女的記憶中,小時候一周見不到父親幾次。谷哲芬說:“早上起床時他已經出門了,晚上睡覺時還沒回來,有時一連好幾天都在鄉下。”

 四女兒谷哲英(退休時是漳州市工商局的一般職工

 小兒子谷豫東(現為漳州市中山公園服務中心一名普通員工)

1976年,谷文昌的小兒子谷豫東高中畢業,最大的願望是到工廠當一名工人。當時谷文昌夫婦已經是花甲之年,子女都不在身邊,按照政策可以留一個子女在身邊工作。

谷豫東向時任地區革委會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邊,谷文昌沉默許久,還是勸他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谷文昌說:“我是領導干部,不能向組織開口給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麼做呢?”

谷豫東說:“遇到工作調動、個人待遇提升等關口,我們也曾多次向父親‘求助’,但他的回答永遠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能靠著我的關系向組織提要求、要待遇’。”

谷豫東說:“父母一輩子清貧、朴素,家裡從沒置辦過什麼值錢的家具,從河南到東山、福州、寧化、漳州,父母的行囊永遠都只是兩個樟木箱子,裡面是一些簡單的工作和生活用品。”

谷豫東告訴記者,在東山工作時,家裡甚至沒有飯桌,吃飯就在縣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裡人隻能端著碗在屋檐下吃飯。

谷豫東說:“有時父親好不容易在家,仍然不時有群眾找上門來反映困難,父親總是熱情接待,還經常留困難群眾吃飯。沒有多余口糧,家人就得餓肚子,有時看著群眾吃飯,我們幾個孩子都會流口水。”


評價

解放初期東山縣風沙肆虐,氣候惡劣,谷文昌全身心扑在了帶領干部群眾治理風沙上。谷文昌的警衛員潘進程說:“谷書記起早摸黑,廢寢忘食,下鄉時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吃的是喂豬的厚葉菜,晚上睡在群眾家裡,在地板上鋪上稻草就打地鋪,有時一住就是好幾天。”

在東山,清明時節“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已經成為風俗。谷文昌紀念館工作人員林秋華告訴記者,清明前后,來這裡祭拜谷文昌的群眾平均每天在百人左右。

東山縣委書記黃水木說:“這麼多年來,谷文昌的家人從來沒有找過縣委、縣政府幫忙辦事,縣裡多次邀請他們全家回東山走走看看,他們都婉拒了,每年清明節來給谷文昌掃墓,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從來沒有讓地方上提供方便。”

福建省委黨校黨建部教授李烈滿,東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阮授智認為,家風和黨風、政風密切相關,黨員干部如何對待家庭、對待愛人和子女,能不能將公權和私利區分開來,反映了領導干部的價值觀和權力觀。從不少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領導干部的奢靡之風、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正是從家庭生活中開始的,進而演變為將公權用作“私器”,為自己和家人大肆斂財,走上犯罪道路。

李烈滿說:“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可信,集中體現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朴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建設寶貴的精神財富,全面從嚴治黨,應當把這些優良傳統繼承好、發揚好,讓谷文昌式的好家風成為我們黨永不褪色的‘傳家寶’。”

相關新聞——

【時代先鋒】“四有”書記谷文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