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以先鋒模范為鏡)

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書王樂義:帶動千萬農民富起來

記者 潘俊強

2014年05月29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樂義(右二)向新疆菜農傳授種植技術。
  資料照片

發明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一場冬天裡的“綠色革命”,讓我國北方吃上反季節蔬菜,結束隻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致力於蔬菜大棚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帶動千萬農民走上致富路……他就是被稱為“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的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

初見王樂義,身板硬朗、皮膚黝黑,典型的北方農民。雖已74歲了,可他仍然閑不住,活躍在田間地頭、蔬菜大棚技術培訓和道德講堂上……

“要不是當年樂義書記帶領咱種大棚,咱村咋能富裕起來嘛”

當年跟隨王樂義試驗冬暖式大棚的徐少華說,現在村裡的一個蔬菜大棚一年能收入6萬元左右。而上世紀80年代末,村民可不是這樣念他的好。

1988年臘月二十八,常年在外販賣蔬菜的堂弟王新民一頭扎進王樂義家。“哥,俺常年在外,也沒給你捎點稀罕物,送你這頂花帶刺的黃瓜嘗嘗鮮。”王新民說,在寒冬臘月,這兩斤黃瓜怎麼也得20多塊錢。

堂弟的這席話讓王樂義心裡咯噔一下。縈繞在他心頭的怎樣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問題有了答案:領著鄉親們搞反季節蔬菜。

當時在壽光,蔬菜大棚也不新鮮,但是得燒煤,生產一季蔬菜就得燒掉三五噸煤,且隻能生產葉菜,不能生產像黃瓜一樣的果菜。

鄉親們聽說要建不用燒煤的冬暖式大棚,質疑聲隨之而來。種菜“老把式”也不信:“冬天光靠太陽晒就能把黃瓜、西紅柿晒出來?能干這個的隻有神仙!”

“聽著很刺耳,但事還得干!”王樂義說,當時開黨支部會議,7個人有6個反對。“有風險的事,黨員干部不上,誰上?”經過王樂義再三動員,終於定下17個大棚,全是村裡的黨員干部帶頭。

要是在春節前產出黃瓜,就得在8月育苗建大棚。當時玉米再有一個月就收獲了。在當地,殺青要遭老百姓戳脊梁骨。王樂義說,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長遠,殺青。

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第一批越冬黃瓜上市,開秤就是每公斤20元。

當時,參與種大棚的徐少華第一天賣黃瓜就純掙1000多元。當時一戶人家賺一年的收入也就千兒八百塊。這一年,村裡一下子冒出17個“雙萬元戶”,最多的賣了3萬多元。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以先鋒模范為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