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去打工,幫父母減輕負擔,同時有了工作就不會在社會上游蕩,接觸那些不良分子。”“這個月我們准備在殘障學院開展活動……做義工真的很快樂,用言語無法解釋的感覺……”收到林林的來信,團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委書記王晶感動地流下眼淚。林林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家庭一貧如洗,缺乏管束的林林曾跟網吧結識的“大哥”參與搶劫,被判“社區矯正”。
林林的問題不是簡單送回學校就行了。王晶記不清有多少次林林都想重回“江湖”生活,但王晶始終相信“他是好孩子,只是缺少正確的引導。”
如今,林林有了一份穩定工作,並且交了女朋友。為了回報社會,他堅持參與公益活動,不定期將自己的行蹤寫信告訴王晶。
林林不是個案,自2011年6月無錫市開展“不在學、無職業”青少年服務管理工作,並被列入全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試點城市后,已先后有1600多名青年結束失業、失學狀態。
摸清這一特殊群體的“底牌”
為摸清轄區內的“不在學、無職業”青少年數量和狀況,團無錫市委圍繞“地市級和基層”兩個層級的有效路徑和載體,確立由團市委“定流程、重協調、做呼吁”,基層各級“知道人、有聯系、給幫助”的工作層級定位,對“不在學、無就業”社區青少年展開專項調研和探索。
王晶表示:“最難的是身份鑒定,比如部分青少年是臨時工,總是會在擇業、失業兩者徘徊。”因此,在開展試點工作之初,團市委組織了萬名團干部,通過“青春邀約”活動走入這些青少年中,進行具體排查摸底。
“青春邀約”要求團干部“帶著微笑進門,靜下心來交流,耐住性子做工作”。宜興市徐舍鎮團委書記吳漫表示阻力與壓力都非常大,有些家長或孩子約好時間又反悔,即便能夠了解情況,想要與孩子敞開心扉也並非易事,多數青少年對吳漫等人的到來“連眼都不抬”。
與這些孩子交流,必須依靠社工的力量。小杰是典型的宅男,很少與人說話。社工楊莎莎便向他請教網絡游戲,激發他的熱情。混熟后,小杰向楊莎莎傾訴自己最大的苦惱是曾經的案底讓他找工作到處碰壁,游戲成了他逃避現實的麻醉劑。
“我們從案主的愛好、特長入手,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了解他們的症結所在。”楊莎莎介紹道,“‘不在學、無職業’的青少年問題大致可以分五類,根據案主特點進行分類幫扶,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目前,無錫市共有社工520名,其中專職社工17名。此外,包括綜治、公安、人保、教育等各部門間還建立了信息零障礙共享機制,以村或社區為單位提供基本信息,由團干部、社工上門核實,建立“一人一表”檔案,最終排出無錫“不在學,無職業”的社區青少年3940名。
現在,每個季度,吳漫都要展開新一輪“摸排”工作,他們要及時更新信息以利於更好開展幫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