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不建團支部對青年有什麼不同?
參不參加支部活動對青年有什麼不同?
團支部的活力對鄉鎮發展價值幾何?
當這3個問號伴隨著貴州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工作進行時,如何把“大團委”在田間地頭做實在,成了一道並不容易解開的命題。
幾經調研討論,“活力”成了實在工作的關鍵詞和突破口。
“必須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用新思路和新辦法去覆蓋青年、影響青年。”團貴州省委書記馬寧宇說,在感受到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后,就要邁大步子創新,打破自我束縛的條條框框才可能和山裡青年的心貼得更緊。
貴州的團干部清楚,“大團委”活力的高低,來自於那“3問”問得有多深刻。
打破戶籍壁壘,走進青年聚集“小圈子”
“建設‘大團委’的起點從換一種思維找到青年開始。”團遵義市委書記楊堃很清楚地看到,青年人已經改變了以戶籍為依托的聚集方式,他們更喜歡在一個有共同愛好的“小圈子”裡聚集,如果團組織走進這些充滿活力的“小圈子”,一定很有活力。
遵義市高坪鎮團委書記胡婕深有感觸,當她第一次和鎮裡的“Off the wall街舞隊”接觸時,沒有想到這7個小伙子基本都不是本鎮人,如果按照以往的工作方法查找本鎮的戶籍青年,很可能就和這個聚集著不少青年人的“小圈子”擦肩而過。
街舞隊非常希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正好是鎮團委的強項。很快,街舞隊團支部成立,以團支部為依托,街舞隊至少先讓鎮裡另外24個團支部的成員了解自己,在鎮、區團委的幫助下參加了遵義市街舞比賽。
對於有沒有團支部的區別,街舞隊成員劉強十分感慨,七兄弟的變化是從“埋頭跳舞”到“抬頭看事業”:7個小伙子開始想著怎麼規范管理團隊,開始嘗試著提供志願服務,開始接觸到更多以前沒有的機會。“我們的視野寬了,機會多了,有一種能更好發揮的感覺。”劉強說,這樣的情況怎麼會不主動參加團組織活動呢?
過去半年裡,貴州1446個鄉鎮團組織尋找到了一大批在鄉鎮通過共同興趣聚集起來的青年。這些打破了青年戶籍概念的團支部,一直和這些活躍的“小圈子”一起彰顯著活力。
團貴州省委青農部部長唐鋆赟調研認為,青年人始終有被關注的渴望,如果能從青年群體的需求點入手建立團組織,青年人的熱情就會被激發,團組織自然會充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