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14:3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222
核心提要
●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重点工作,将长期奋斗在一线负责项目推进、指标落实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考察对象
●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建考察专班;聚焦急难险重任务和专项工作,组建督考组
●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年度考核适当予以倾斜,对斗争精神不足、本领不强的干部坚决调整
本报朝阳讯 (通讯员 王东阳 王莉)“我们了解干部,更多直奔工作现场,把考场搬到发展前沿、把功夫下到平时,因为这种方式更直观、更深入,对干部实绩的掌握更立体、更全面,确保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近日,在辽宁朝阳市重大项目建设督考现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涛说。
2024年以来,朝阳市推深做实一线考察,聚焦发展一线为干部精准“画像”,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把重大项目、重大工作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主战场,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重点工作,制定干部考察“时间表”“路线图”,将考察触角向发展前沿延伸。做好人员摸底、扩大考察半径,将长期奋斗在一线负责项目推进、指标落实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考察对象。
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明确考察内容。从是否严守政治纪律,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检验政治品质;从面对急难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时是否敢于担事、善于成事,是否始终坚持正确政绩观以及干了哪些实事、破了哪些难题、群众满不满意,检验工作实绩;从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勉敬业、奋发有为,是否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反对“四风”,检验工作作风,做到横向比差距、纵向看变化。
由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考察专班,走进发展主战场和重要工作一线,对干部开展抽查考察,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印证、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零距离了解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聚焦急难险重任务和专项工作,组建督考组,通过列席会议、现场督查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督导考察,精准识别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改革创新本领和应急处突能力;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开展重点监督。今年6月,围绕“双过半”项目建设情况,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办、市委督查室成立2个督考组,深入37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严督实考。
建立部门协同会商机制,跨部门收集各单位重点工作开展期间形成的通报、纪要等资料,梳理干部履职情况。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部门召开会议,多维掌握干部问题线索,防止“带病提拔”。年初以来,查核信访举报和征求市纪委廉政审核意见332人次。
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干。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年度考核适当予以倾斜,对斗争精神不足、本领不强的干部坚决调整。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分级分类储备年轻干部3348名,实行动态管理。针对考察发现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履职能力需求,组织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培训。目前,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实绩突出的干部239名,为229名市管干部晋升职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8人;围绕振兴发展相关内容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16个、培训学员3万余人次。用好及时奖励政策,今年以来,对作出突出贡献的55个集体、45名干部进行通报表扬。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