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推动人才培养与发展适配

沈小平

2025年05月12日10: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国内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供需不够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推动人才培养与发展适配,要把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打通产学研融合中的堵点痛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育科技人才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只有一体统筹推进,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才能产生人才培养的叠加效应。这就意味着,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要在政策协调、项目统筹、资源配置中把握好协同融合和开放共享的关系,激发各参与主体的活力,从战略协同、目标协同、政策协同和资源协同等方面入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不断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实现科技、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互补。

产学研深度融合对于加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升级、培养创新人才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要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机制,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一体化推进。尤其要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动学校和企业在办学、育人等方面深度合作,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能够为制定人才发展等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方面,要建立全社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围绕重大发展战略、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定期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人才需求目录,有效对接供需双方。另一方面,要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增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相互匹配促进,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