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三链条”协同发力 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2025年04月27日16: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围绕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问题,积极推进“两地协同、双向共管”,紧抓“信息链、服务链、作用链”三链条,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升“肌体”组织力,形成了“凝心聚力、回报家乡、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管理不断链。

畅通“信息链”,精准聚“流”,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一是组织架构条块化,就近凝聚党员。按照“上下贯通、便于管理、多重覆盖”原则,打破流出地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区流动党员综合党委—省、市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动党支部”的三级组织架构;探索按工作区域灵活设置党支部,方便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目前,兖州区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新疆等地组建1个流动党员党委、7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二是信息排查台账化,动态管理党员。建立动态流动党员数据库,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全面掌握党员的流动去向、流动时间、流动类型、流动原因、联系方式和就业情况,形成“一村一台账”。同时,发布《致兖州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号召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目前已建立流动党员台账252人。三是联络包保全面化,沟通维系党员。积极建立与流动党员的沟通协调机制,逐人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学习研讨记录,动态更新,确保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

做优“服务链”,精准育“流”,让流动党员流亦强基。一是建强学习平台,让党员提升有路。探索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新方式、新模式,打造“互联网+”学习模式,创新“网络课堂”“理论课堂”“移动课堂”“微群课堂”模式。二是建设活动平台,让党员教育有悟。兖州区委组织部坚持“一月一主题”,利用北京、上海等地红色资源多的优势,组织党员到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和红色教育,促进不同领域党员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同心同向跟党走、出门在外一家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建好党建阵地,让党员归属有感。积极搭建服务管理平台,依托区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归兖服务站—流动党员之家”323处,提供医疗对接、入学咨询、司法援助等贴心服务,实现流入流出党员全覆盖。

激活“作用链”,精准引“流”,让流动党员归必能为。一是搭建聚才引才平台。建立“归雁回引”工作站,定期向优秀人才介绍家乡发展情况,鼓励返乡创业任职,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回引的“服务站”。自人才回引活动开展以来,召开座谈会、恳谈会、推介会85次,累计从流动党员、务工群众中回引57人。招募31名返乡创业流动党员担任“乡村振兴合伙人”,通过资金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招募村合作项目24个。二是搭建就业支撑平台。成立流动党员创业就业、法律援助顾问团,组织人社、金融、法院等部门为流动党员深入解读政策,开展就业指导、技术培训、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编印流动党员创业就业服务指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合法权益,用真情实意服务流动党员。三是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优势,定期开展“我为家乡献良策”“兴兖论坛”等活动,组织广大在外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激励流动党员在“双招双引”、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供稿:兖州区委组织部)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