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广西北流市:打造党员轮训“三味”课堂 锁住党员教育需求“味蕾”

中共北流市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07日17: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广西北流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党员需求,创新党员教育方式、载体,打造党员轮训“三味”课堂,使党员轮训定位更新、形式更活、覆盖更广、效果更好。

一、背景

近年来,北流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仍然存在党员流动性较强、分布较为分散、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北流市因材施教,积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转型发展,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党员理论教育实效。

二、做法

靶向施训对“口味”。北流市探索推行会诊把脉对症开方机制,按照“突出重点、按需定教、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区分不同“身份”、不同“群体”党员针对性开设专题集中学习课堂。采取“党员点菜、组织下厨”、“党员教育+”的方式,分别结合产业发展、金融经济、乡村振兴、业务培训、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对农村党员、“两新”党员、机关党员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在课程中增加贴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涉农政策法规、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应急管理等内容,让党员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成,如山围镇通过乡村振兴专题课引导党员干部“上产业链”“进合作社”,打造了北流市金友农林有限公司的广西现代特色示范园区五星级农业示范园等示范点。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党员通过送学微课堂方式送学、送书上门,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通过线上共享课堂实现“异地同心齐学习”,对车间一线党员通过车间流动学习课堂送教一线,推进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参与集中培训300多期,3万多名党员参加轮训。

用好资源提“鲜味”。依托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中共广西省委机关旧址(黎家庄)、新圩镇梧村颖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优势,北流市实行听一场专题课、传唱一首党史歌曲、听一个革命故事、看一场红色电影、开展一次党性自我分析、分享一段学习心得等“六个一”实地体验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实地观摩、重温英雄事迹为精神“补钙”,累计组织约3.1万名党员干部到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卡,推动党员教育灵活开展、走深走实。

线上线下享“真味”。北流市实行“线下宣传+线上普及”模式,线下从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着手,利用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在公共区域打造红色文化长廊57个,组织镇村干部、选调生、榜样人物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开设“田间地头课堂”等个性化移动党课13000多场次。为巩固成果,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座谈会,进行课后提问,并及时收集整理前期培训党员反馈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在后续培训中持续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细化,为下次培训打好基础。同时,将党员轮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督促各党支部落实党员轮训责任,确保轮训目标如期完成。线上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打造网络教室、直播间等“云上学习平台”,通过“大美北流”“红动北流”公众号常态化推出党史人物、党史故事、每周学习清单,促使活动接地气、有声势,积极营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的良好氛围。

三、启示

抓好党员教育轮训工作要有“快”的步伐。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推进党员理论学习时,要注重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更新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题内容,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学习送上“及时雨”。

抓好党员教育轮训工作要有“活”的方式。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要打破传统的学习形式,创新党员教育形式,组合运用主题活动讲、线上线下讲、现场体验讲、红色打卡讲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推动党员教育全覆盖,为党员教育添活力。

抓好党员教育轮训工作要有“行”的检验。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党员教育培训要注重引导党员干部将党的创新理论精神和本地、本单位、本岗位职责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悟,切实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