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7日10: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生活开展不经常、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以德昆商业综合体为试点,着眼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健全机制“三大抓手”,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生活规范化,努力推动非公党建工作从有形转向有效。
“三个转变”创新形式,破解组织生活“空心化”难题。在形式上出新招,促使党员内心认可、乐于参加。一是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打破组织生活内部化思维,加强同区级部门、属地街道、社区联系,让组织生活进社区、进小区、进院落。联合光华社区开展幸福账单、党建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企业党员积极参加柳城街道党建“三实”案例比拼。二是从被动式向参与式转变。注重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在拟定组织生活计划、策划活动主题、细化活动准备、组织实施等环节,充分听取党员意见、融入党员智慧,使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党员需求,更受党员欢迎。三是从边缘化向中心化转变。充分吸纳党员参与公司事务管理,将党员培养成公司管理人员,将优秀管理人员发展成党员。主动征求党员职工意见建议,先后征集到“建立爱心基金”、建设一流物业服务团队等党员意见建议13条,提升党支部在公司决策管理中的话语权。
“三种维度”丰富内容,破解组织生活“接地气”难题。在内容上下功夫,促使内容更接地气、更有价值。一是开阔视野,增强组织生活“营养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读一本好书,舒筋壮骨、锤炼党性”主题活动,围绕企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内容,以专题讨论、演讲、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二是紧抓时点,提升组织生活“亲密度”。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慰问走访、趣味游园、“德昆职工、业主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服务党群,提高组织生活“贡献度”。引导党员参与城市管理、灾害救济、助学帮困等志愿服务,成立“德昆党支部爱心基金”,每名党员自愿按月将工资的1%补充至爱心基金,共捐助资金1.65万元,帮扶困难职工8人次。
“三项制度”健全机制,破解组织生活“管长效”难题。在制度上用足劲,以务实管用的制度促组织生活活力长久。一是建立党员“多重管理”制度。探索区域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实施在册党员“直管”、流动党员“联管”,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固定党日”、“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二是建立“轮流值守”制度。将德昆集团党支部、小微企业联合支部、西晨党支部等3个党组织所属29名党员分为5个轮值党小组,按照“一月一主题”轮流牵头开展组织生活,先后开展走访空巢老人、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党章学习比拼等系列活动,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常新。三是建立“星级评议”制度。制定《党员管理办法》,从党组织生活、党员志愿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参与度、贡献度等进行考核定星,考核结果作为向街道、上级部门推荐“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激发党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德昆商业综合体有形有效的党内组织生活,促使党组织的声音更响亮、党员的身影随处可见。综合体内党的工作全覆盖,德昆公司党支部牵头建立“德商党建组团”,覆盖全部入驻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到位,搭建“德商汇”公益平台,策划“幸福账单”公益活动,募集善款3.8万元,帮助10位追梦人圆梦。企业发展环境更优,以支部建设为纽带,通过企业与驻地社区、区级部门的联谊联建,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专题 |
· 地方党建动态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