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找准问题源头 根治“懒政怠政”

王韬

2016年08月30日09: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但面对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我党少数领导干部以“不作为”求“不犯错”,“懒政怠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党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作为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文件,是引导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争当“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的重要指示,也是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关键一步。

我们必须深入发掘问题,寻找这部分领导干部“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源头,通过开展多方面针对性的工作来根治这一问题。

针对因能力不足引发的“不能为”问题。一是选贤任能,要从源头上、从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严抓质量,对各方面素质和行政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二是退位让贤,针对部分在任干部无法履行职责,能力达不到标准的,要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并妥善安排;三是“见贤思齐”,通过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发挥榜样力量,同时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行政能力、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使其能真正拿得起、挥得动金箍棒。

针对因动力不足而引发的“不想为”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和责任落实”,真正做到“内塑动力,外施压力”,在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各项规定,既要保证领导干部不“乱作为”,也要彻底杜绝“不作为”现象。

针对因担当不足而引发的“不敢为”问题。首先,改变传统工作观念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鼓励创新,表扬先进,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就是意在鼓励党员干部在做创新、争先进的同时,不能因为怕出错,怕失败而束缚手脚。其次,如何提升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也是重要课题,只有各级党员干部牢牢树立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敢为”问题。

(责编:秦华、闫妍)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