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10: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阿荣旗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辖7个建制镇、4个少数民族乡、7个地方林场和2个国营农场,共有148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全旗共有党员9669名,其中农民党员5447名;基层党(工)委22个,党支部444个,其中乡镇党委11个,村级党支部145个。
一、实施背景
2012年,阿荣旗委制定出台了《推行村级组织分类管理实施意见》,把全旗农村党组织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等次,并将分类结果与相关待遇挂钩。据此,全旗共评定一类村42个,二类村77个,三类村29个。针对29个三类村运转机制不规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阿荣旗组建以旗四大班子领导为队长的旗乡村三级引领工作队,采取处级领导带、乡镇党委抓、旗直部门促、引领工作队领、重点企业投“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切实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有效提升了全旗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汇聚合力,帮联发展出实招。结合市委开展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旗委出台《阿荣旗帮联后进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29个以处级领导为组长,旗乡两级引领员和“第一书记”为成员,旗直部门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帮联后进村工作组,对29个后进村进行集中攻坚。在此基础上,建立帮联工作定期调度、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帮联工作组汇报,随时督促帮联部门和企业定期深入基层群众、认真开展工作。旗委书记率先示范,多次深入复兴镇小黑信子村开展帮联工作,帮助协调市扶贫办项目资金240万元建设了冷鲜库,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白菜、柞蚕的存储问题。29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积极配合处级领导和帮联企业开展工作,有效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挖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亚东镇太平庄村“第一书记”颜景廷从协调理顺村“两委”关系入手,有效解决了村班子不和的问题,顺利完成了村主街道排水项目落实和修路集资款的收取工作。旗直部门和联系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入村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旗财政局帮联六合镇振丰村,积极帮助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先后修建10.1公里水泥路和6800米砂石路项目,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目前,各帮联工作组共为后进村争取肉牛养殖、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40余项,协调各类项目资金1686万元。
2、深入调研、制定方案,科学发展明方向。针对后进村发展缓慢、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各帮联工作组与乡镇党委共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参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帮联工作方案,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结合后进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为每个后进村谋划1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确保了帮联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旗长外出学习期间,不忘帮联工作,帮助查巴奇乡榆树村争取了245万元的整村搬迁项目,还通过网络指导村“两委”制定工作规划。旗人大主任带领帮联工作组深入振丰村,实地调研村情,制定帮联工作方案,为六合镇振丰村的转化升级明确了思路。活动开展以来,各帮联工作组积极开展调研摸底,先后撰写调研报告9 篇、民情日记181篇,提出发展建议280余条,帮助制定三年工作规划30份。
3、完善机制、规范运行,持续发展立标杆。针对后进村工作不规范、管理不民主等问题,强力推行“3221”工作法,明确规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危房改造、低保评定、大额资金使用、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等重大事项全部按照“3221”工作法程序进行讨论表决,并对决议结果和实施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和“村村通”无线广播设备进行公开。目前,29个后进村共利用“3221”工作法决策修路、危房改造、农牧业项目实施等村级事务160余项。同时,坚持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支部定期向党员报告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和村党支部报告制度,有效畅通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
4、强化培训、充实力量,助力发展激活力。针对后进村干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加强对后进村党支部书记的整顿培训,组织其到周边旗县及旗内新农村示范村参观考察,着力提升其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组织三类村党支部书记和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52人赴音河乡富吉村培训,邀请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带头人谢玉君、王国强、王宝森进行现场经验交流,切实增强三类村党组织书记的发展意识。进一步加大后进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干预力度,重点加强对发展直系亲属党员的审核把关,注重从政治觉悟高、道德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切实改善党员队伍整体结构。在后进村党组织中定期开展党员“学议帮”、设岗定责、“双承诺”等活动,有效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5、加强监管、弘扬正气,保障发展树新风。加大对后进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监管力度,要求纪检和农经部门将后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列为重点监督对象,重点对不求进取的“老好人”和思想守旧的“不作为”式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以权谋私、独断专行、群众意见较大村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加大后进村治安整治力度,组织政法部门对影响稳定、阻碍发展的“缠访”、“闹访”人员和其他不法分子,依法予以打击,切实营造后进村转化升级的大好环境。
二、取得成效
通过一年来行之有效的帮联工作,29个后进村的各项工作均有明显变化,已有6个村实现了转化升级,分别跨入一类、二类村行列,今年将重点转化14个后进村,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1、队伍活力显著增强。针对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矛盾问题较为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结合村“两委”换届,对部分后进村“两委”班子进行调整,一批政治上有觉悟、带富能力较强、群众威信较高、解决困难有办法的党员和致富能人充实进后进村“两委”班子。复兴镇党委针对小黑信子村原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较差、群众意见大,采取了能人治村措施,反复沟通,启用民营企业家付士元担任村经济主任,他无偿投入资金10万余元,义务组织党员群众集资修路、发展经济、谋划项目,该村今年被列入镇级新农村示范村。
2、致富渠道得到拓宽。帮联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在认真分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三年规划,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找准适合后进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旗政协主席带领帮联工作组深入霍尔奇镇立新村,帮助解决两处盖板桥建设和800米护坡建设,帮助贫困户申请20万元互助资金,用于发展致富项目。旗委常委、组织部长在帮联富山村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坡耕地资源,积极推广“生态红公鸡+中草药+果树”的立体式种养模式,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目前,在29个后进村重点培育肉牛养殖、玉米种植、柞蚕养殖等富民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后进村群众的致富渠道。
3、发展环境更加和谐。29名处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后进村调研走访,变“上访”为“下访”,带去了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在理顺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今年6月向阳峪镇富山村桥涵被冲毁,村民出行极为困难,旗委常委、组织部长先后7次深入富山村,主持召开交通、水务和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引领工作队调度会,帮助协调通村桥涵的修复重建资金440余万元。截止目前,帮联工作组帮助群众解决突出问题109个,成功化解社会矛盾71起,有效杜绝了解决问题时限不清、层层推诿、互相扯皮的问题,有效畅通了干部群众交流渠道。
4、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通过项目、资金、政策、技术等全方位帮扶,29个后进村分别组织实施了树、路、沟、墙、房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2013年初,向阳峪镇太平沟村、得力其尔乡得力其尔村、复兴镇地房子村、新发乡唐王沟村等后进村被确定为全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复兴镇小黑信子村被列为镇级新农村示范村,改造茅草房24栋,整修边沟6522延长米,改造院墙6022延长米,完成四旁植树10000棵。实施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小黑信子村将有2000亩农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业。音河乡和平村新建2000平方米广场,40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室,硬化道路4780米、改造山东风格院墙3858米,改造安装的自来水工程。
三、几点启示
1、领导干部下基层,抓基层,是推动各类资源向后进村倾斜的有效路径。当前,基层广大群众求发展、奔富裕的愿望特别迫切,但普遍存在缺人才、缺思路、缺技术、缺项目等困难。各级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最大的资源,他们的话语权威性、资源集中性、统筹协调性、工作指导性,对于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影响力最大、效果也最好。同时,机关单位资源、信息、人才相对集中,还掌握着一定的分配项目的权力。阿荣旗正是通过“领导包、结对帮、下派抓”,推动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积极整合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在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力量向后进村倾斜,有效地破解了一批基层发展难题,同时也加深了机关干部对基层群众的情感,增强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2、剖析个性问题,分类整治,是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后进村调研走访,总结共性问题,剖析个性问题,发现各后进村党组织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有不同,因此,瞄准突出问题就成了整顿转化的关键。阿荣旗整顿转化工作的成功实践,得益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准后进村落后之“根”,并因地制宜、分类整治、标本兼治,定准了整顿之“药”,确保整顿转化工作贴近了基层需求,回应了党员关切,顺应了群众期盼,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3、打牢发展基础,强化造血功能,是后进村整顿转化的根本之策。如果把资源倾斜看做是“输血”,那么加强自身发展动力便是“造血”。这个“造血”功能就是后进村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阿荣旗在整顿转化工作中,注重打牢发展基础,加强后进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通过帮建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盘活各类资源,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构建产业项目组织化经营模式等各项工作,为后进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专题 |
·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