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安徽明光:“三种模式”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

2013年10月22日09: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坚持分类管理与统筹管理、常规监管与多样激励相结合,采取“三种模式”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探索破解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难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

“一线锻炼”+“重点培养”模式强化新提任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管理。采取“虚职实用、延伸考察链条”方式,将他们选派到新明城建设、市工业园区、信访拆迁等建设发展一线挂职锻炼。近年来,共安排7批48人次到基层一线工作锻炼。同时,研究出台《加强副科级后备干部多岗位实践锻炼实施方案》,选派优秀后备干部到乡镇街道、市效能办、市工业园市、市招商局等经济建设第一线、中心工作最前沿,进行多岗位实践锻炼。2009年以来,共开展重点培养6批次,18名科级后备干部得到锻炼。

“分类使用”+“关爱帮扶”模式强化正常改非干部管理。按“因人而异、因人定岗”原则,激励改非干部发挥应有作用,比如支持有招商能力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改非干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二线上干一线的事”,继续为明光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出台《明光市加强改任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非领导干部的政治待遇、工作职责、日常管理和组织纪律等。建立健全结对联系和定期回访制度,市委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定期与正常改非干部交流谈心,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严格落实好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相关待遇。适时组织改非干部到革命老区、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和眼界。

“平台复用”+“跟踪监管”模式强化被免职科级干部管理。对于受案件影响被免职的科级干部,按照“人适其岗、人尽其用”原则,结合被免职科级干部个人经历、工作特长,将其安排到相应工作平台工作。近年来,有6名被免职干部因工作表现突出又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如涧溪镇阚某免职后,仍能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柳巷镇丁某被抽调至新明城指挥部工作,积极主动,得到认可。近期,又安排10名被免职科级干部到市重点工作平台负责具体工作,均表现出较好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针对其他未安排工作的被免职科级干部,建立干部监督特别档案进行跟踪监管。截至目前,共建立干部监督特别档案23份。(朱龙 吴胜全 黄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媚、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