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讨巧”,实干的大敌

□ 佟明增
2013年07月02日14: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实干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它与见风使舵、投其所好、不劳而获的讨巧格格不入。既然格格不入,为何有时讨巧者还能大行其道,甚至兴风作浪?因为在某些地方还有讨巧者生存的气候和土壤。

讨巧者摒弃实干的艰辛和付出,奉行唯上、唯权、唯势的处事哲学,其价值观是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讨巧是污染政坛的市侩习气。

讨巧者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私利充心、功利盈脑。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凡事围着上级领导转。对上级领导的一句话、一个想法,他们都潜心揣摩,甚至引申释义。让上级领导满意,是他们唯一的“工作目标”。

讨巧者善于察言观色,更长于心领神会。只要是上级领导热衷的“工程”,他们虽然明知不符合民生、不符合实际,却不遗余力地“贯彻”和“执行”。当然,这种“贯彻”和“执行”,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讨巧者专注的不是工作,而是拉关系、画圈子。他们绞尽脑汁巴结上级领导,甜言蜜语,不讲原则,见风使舵。他们一旦得到垂爱和提拔,便拉帮结伙,扩大圈子,营造维护自身利益的小“气候”。

讨巧“讨”的是私利,“巧”的是升迁的捷径。讨巧者貌似谦逊、恭良,实则心藏龌龊、害人利己。如果讨巧者得权得势,伤害的不仅是苦干者、实干者,更是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而讨巧者远离实干,不愿做更不想做“踏实的功夫”。他们表面干得隆隆烈烈,喊得响天震云,实则只是做样子、摆花架子。这种伎俩如若泛滥成风,无疑是对那些实干者的当头一棒。

“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徐特立的这句话,是对那些讨巧者特别是年轻讨巧者的肺腑忠告。大凡讨巧者,都是不老实的人,都是不干事还想占得一官半职的人。这些讨巧者如果对照徐特立的奉献精神,不知要汗颜多少倍。徐特立是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最年长的一位战士,也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内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就是这样一位革命老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辞去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若不这样,我是很不安的。”后来,他又对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说:“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如果还占着这个位置,于心不安啊。”徐特立的朗朗人格和高风亮节,鉴照出讨巧者灵魂的卑微和事业观的扭曲。事实证明,一个干部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是“讨”来的,脚跟是站不稳、身子是立不牢的。那些腐败分子的人生轨迹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的这句谆谆教诲,不仅是对实干者的褒奖,更是对讨巧者的鞭挞。实干的人,都是最老实、最聪明的人。因为实践的磨砺让实干者能够洞晓规律、成就事业。实干者明白并深信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也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正因为如此,实干者专心为民干事,所以人民才会选择他们;实干者专心创新干事,所以时代才会选择他们;实干者专心担当干事,所以历史才会选择他们。他们的奋斗、奉献和牺牲,铸就了“中国梦”的铿锵步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大兴实干之风,必须高扬实干的旗帜。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讨巧“讨”出来的;任何一个局面,都是靠实干打开的,而不是靠讨巧“讨”来的。唯有实干,才能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挑战,因为困难和挑战是对实干精神的考验和锤炼。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实干。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有实干精神,率先实干。而弘扬实干精神,必须杜绝讨巧之风,因为讨巧是实干的阻碍和大敌。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