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目标要求,在全面排查分类定级的基础上,河北省抚宁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村”创建活动,通过规范阵地建设、规范运行机制、规范基础工作,以规范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阵地:“七统一”规范。为了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主阵地作用,抚宁县着力强化农村阵地软硬件设施建设,明确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七统一”标准,即统一村“两委”牌匾、统一房间门牌、统一上墙制度、统一室内布置、统一配套设施、统一档案资料、统一公开栏设置,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齐备,室内布置整齐划一、科学合理,提高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真正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决策议事中心”、“决策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学习培训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作用。
机制:“流程化”管理。为解决村务党务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抚宁县制定了《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上对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其他事务作出明确规范。为便于基层操作和广大群众监督,将其细化为23个重要事项,以图表和箭头的形式,统一绘制成直观形象的“村务党务规范运作流程图”,在全县推广。同时在认真学习借鉴河南邓州“4+2”工作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提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就村内重大事项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村级组织、党员、群众都可以向村党组织作出提案,让村级决策的议题来自群众,表决监督的权利交给群众,增强了村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从而构建起充满活力的乡村管理新机制。
载体:“比看促”提升。充分运用分类定级结果,在激发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集中开展“比看促”百村竞赛活动,即比发展,看双带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比规范,看基础工作,促进发展环境改善;比服务,看群众反映,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将“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细化为10大项61小项,形成总分为100分的评分表,作为整改提升标准。通过实地查看村容村貌、“两室”环境和档案资料、听村书记汇报、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进行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逐村逐项打分验收。并通过综合排名、印发通报、建立整改台账等形式,指导各村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逐项落实责任人员、明确整改时限。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规范阵地建设,健全制度机制,找准自身定位,努力创先争优,改变了过去“后进无动力、中间无活力、先进无压力”的状况。全县共对45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对300个村进行了检查验收,有104个村达到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村创建标准,全县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和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闫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