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西遂川持續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

本土黨課黨味濃鮮味足

2025年04月11日11:34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陽春三月,在江西省遂川縣環城南路路邊,一堂別開生面的現場黨課正在進行。城市暢通工程項目建設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們圍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聽著“遂川先鋒”袁會招講述項目征拆的過程。這樣的黨課,在遂川已經舉辦了百余場。

近些年來,遂川縣持續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深入挖掘利用本土資源,以實物、實景、實事、實例為載體,開發沉浸式本土課程,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增強黨課吸引力、感染力。

立足縣情取材

“前幾年一些黨員反映,基層存在為講黨課而講黨課的問題,黨課離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有點遠,不解渴。”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說:“我們認真回應黨員需求,立足實際精心選題,力求打造有共鳴、真解渴的黨課。”

遂川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原中央蘇區縣,紅色故事多如遍野的映山紅﹔也是廬陵文化輻射區,留下了“父子皆進士、兄弟三進士、朝廷兩重臣”等佳話。改革開放以來,該縣從原國家級貧困縣、羅霄山脈扶貧連片開發縣,追趕至全市綜合考核二類縣第一等次,全縣上下砥礪奮進的故事比比皆是。

為了選出有代表性、能打動人心的黨課課題,組織部門面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廣泛征集素材,整合宣傳、史志中心、黨校等部門力量,深挖紅色資源,組織專家進行多輪評審。經過層層篩選,《遂川建政》《六枝槍的故事》等一批重點課題脫穎而出,涵蓋黨性教育、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有力增強了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課”制宜選人

對標“注重身邊人講身邊事”的要求,遂川縣堅持“一課一策、因課擇師”,邀請紅軍后代、“新時代贛鄱先鋒”、農村致富帶頭人、網格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等群體加入講師團,力求講出真感情。

為保証課程質量,針對非專業講師,建立黨校講師結對幫帶機制,通過舉辦授課培訓班,開展優秀課程解析、示范課觀摩、教學交流研討活動等方式,提升授課能力。建立課程打磨機制,組織專兼職講師集體備課,邀請市委黨校專家指導點評,開展多輪試講征求意見,對課程反復修改打磨,直至通過專家組評審,再面向黨員授課。

營盤圩鄉桐古村黨員曾昭明,20多年前在聆聽鳥類環志專家授課后,放下鳥銃、鳥網,在村裡組建義務護鳥隊,致力於候鳥保護和環志工作,自擔任兼職講師以來,已經授課10余場。“父親講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能夠給大家帶來感觸和收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如今,曾昭明的兒子曾憲財也加入護鳥和講師隊伍,成了一名“環二代”“講二代”。

拓寬場景授課

在國家長征文化公園、紅色遺址、紅色名村講述紅色故事﹔在田間地頭、產業基地、鄉村電商直播間介紹鄉村振興經驗﹔在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年鳥道”總結“兩山”轉化成果……遂川縣結合課程內容,精心選擇上課地點、授課方式,通過沉浸式課堂,讓黨員感受現場沖擊。

“選址、行距、除草、剪枝、施肥,每一項都是科學,管理不同,收入就相差懸殊……”近日,在狗牯腦茶主產區湯湖鎮蓊郁的茶園裡,國家二級制茶技師、省級能手梁奇鋰站在茶園裡為農村黨員傳道授業解惑。

一堂干貨滿滿的茶技黨課結束后,黨員們趕往下一個山頭,幫助南屏村的無勞戶、弱勞戶搶摘春茶。他們把自己融進廣袤的田野鄉村,吸取養分、歷練成長……這類現場黨課不拉橫幅、不擺牌子、不搞形式,上課時講師和黨員視場地情況或坐或站,始終把重心放在課堂內容上。

遂川縣將地方戲創作與紅色故事相結合,以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張龍秀慷慨就義和曾寶華一家舍身護印等紅色故事為題材,創作《碧血慈雲》等藝術黨課,面向全體黨員開放式報名上課,名額經常當天就一搶而空。

不止於此。遂川縣還將優秀課程錄制成視頻,在“贛鄱黨建雲”“遂川黨建”等平台上線,滿足基層黨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目前,廣大基層黨組織結合身邊人、身邊事講黨課,已覆蓋近2萬人次。廣大黨員紛紛表示,“身邊人講身邊事最具有說服力,這樣的黨課黨味濃、鮮味足,是我們喜愛的精神大餐。”

(本報通訊員 羅國龍 包樂興)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