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為實干者搭台 讓有為者有位——河北遵化“推優比選”有力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通訊員 遵組軒

2016年10月28日15:2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為實干者搭台 讓有為者有位

核心閱讀

遵化市曾經是唐山乃至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張名片。從20世紀50年代西鋪“窮棒子”精神,到60年代沙石峪“當代愚公”精神,再到70年代的“五小工業”,均聞名全國。進入21世紀,曾連續6年位居全國百強。近年來,出現干部為官不為問題,加之經濟大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事業發展陷入困境。2015年底以來,遵化市委以“公心用心、公平公正”為基石,積極探索實行“推優比選”干部選任新模式,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把包袱變成財富,遵化再創輝煌勢頭強勁。

遵化市公安局干部在基層一線了解實情。

遵化市干部“推優比選”鄉鎮長面試現場。

“真沒想到自己能夠從鄉鎮黨委副書記直接走上鄉鎮長崗位,‘推優比選’徹底封死了旁門左道,掃清了歪風邪氣,隻有一門心思干好工作才有希望。”剛剛走上新崗位的河北遵化市黨峪鎮鎮長何艷輝說。

近年來,遵化市干部隊伍士氣低迷,為官不為問題日益突出,事業發展舉步不前。2015年底,遵化市委新一任領導班子把脈問診查症結,群策群力尋良方,基於“用人導向是最大的導向,導向正則士氣振,士氣振則經濟興”這一共識,以淨化政治生態為目標,探索實行“推優比選”,憑借“三推薦、三比選、三把關”3個關鍵環節,用科學的機制選人,實現了憑德才競崗、靠實績用人,全市干部隊伍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把好干部納入選任視野

初始提名“三推薦”廣開選賢任能之門

如何發現人才、識別人才是遵化市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思考的第一個問題。為確保把真正優秀的好干部納入選任視野,遵化市廣開選賢之門,將德和績作為選人用人的基本依據,延伸出分層次署名推薦、組織部門大數據綜合研判推薦、重點工作一線推薦3條舉才之道。

“何海波不論是政治素質、文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還是群眾基礎各個方面,在全鎮機關干部中都是比較突出的,鎮黨委一致推薦他擔任鄉鎮黨委委員。”這是遵化市新店子鎮黨委書記劉彥鬆對該鎮原團委書記何海波做出的評價。今年3月,遵化市採取“推優比選”模式,公開選拔鄉鎮黨委委員。何海波正是通過黨委推薦走進了組織視野,之后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建明鎮黨委組織委員的崗位上履新。

為切實發揮黨委在干部選任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遵化市進一步規范黨委推薦程序,制定出台《鄉科級干部人選署名推薦辦法》。推薦單位要綜合考慮干部年度考核、平時考核和一貫表現,召開會議集體研究確定推薦人選,並填寫《鄉科級干部人選署名推薦登記表》,全面介紹被推薦人選的基本情況、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說明推薦理由及擬用意向。同時,規定黨政正職人選由市四大班子、市委全委會署名推薦﹔副職人選由黨委班子集體推薦,黨委書記署名。今年以來,像何海波一樣被推薦的優秀干部達159人,為市委選人用人提供了翔實參考。

在分層次署名推薦的基礎上,遵化市堅持“因崗選人、人崗相適”的原則,由組織部門採取大數據綜合研判的方式,對部分崗位人選實行篩網式推薦。結合崗位特點,設定門檻,劃出杠杠,並對干部近3年考察考核和民主推薦各項數據進行匯總,比對排名,綜合分析,逐層“過網”,篩選出能夠勝任崗位的優秀干部,作為初步人選進入比選環節。

同時,遵化市將目光聚焦到干事創業的主戰場,注重重點任務最前沿發現干部,到急難險重第一線考察干部,實施大事要事考評辦法,開展每季推優晒績“擂台賽”,激勵廣大干部亮出真本事、晒出真成績,切實把能扛事、能攻堅、有實績的干部挖掘出來、推薦上來。年初,為爭取2×350兆瓦熱電聯產這一立市型大項目早日開工,70多名工作隊員冒著嚴寒,僅用4天半時間就完成了925戶1100畝土地清登工作,被投資商譽為“遵化速度”。根據項目一線干部表現,市委推優提任了2名鄉鎮黨政正職和3名鄉鎮黨委副書記。在整治混料加工企業暨打擊非法採砂專項行動中,市委派出5個考察組奔赴現場進行考察,23名表現突出的干部被提拔。在遵化,不少在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中實績突出的干部被推薦、提拔,成為引領全市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排頭兵。

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