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山西灵丘县西庄村党支部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

门头水乡展新颜

2025年04月09日13:5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日,走进山西省灵丘县西庄村,典雅牌楼、古韵凉亭、白墙红瓦……一幅塞外江南和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

西庄村位于唐河之畔,与相邻的上堡、新庄、南庄三村同在唐河大峡谷的隘门山前头(入口),被合称为“门头”。这里是灵丘县中部盆地最低洼的地方,地层内部诸多的断裂口形成大量涌泉群,四季流水潺潺,水草肥美,自古就有“门头水乡”的美称。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西庄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全力进行人居环境改造、挖掘富民产业、丰富就业岗位,走出了“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发展新路,2024年,西庄村旅游收入达330万元。

强引领 村庄靓起来

早年,西庄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收入来源大都以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河道脏乱差,群众空守“宝山”却找不到致富之路。

2020年,西庄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组成攻坚队,从改变人居环境入手,牵头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对村子里的大小河流进行疏通砌坝,消除夏季洪峰对村子及田地的破坏;针对村内河流飘散臭味问题,进行淤泥清理、河坡加固、两岸绿化。几年时间,西庄村的河道美了,河水清了,恶臭消失了。

“以前,村里大街小巷的水泥路,因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党支部书记王谦说,为此,村党支部筹集资金,实施道路改造工程,300米的主街道变成了干净平坦的柏油路面,所有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化,并铺设好洪污管道。

“主街道修成柏油路面,沿街住户的门窗统一换新,外墙立面都快变成画儿了。”在外地工作好几年没回村的李二虎站在村口,眼里满是惊喜。

兴产业 水乡火起来

离县城仅5公里,因为水资源丰富,促成了西庄村第一个产业项目水上乐园落地。划船、滑梯、垂钓等十几种玩乐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2022年夏季,西庄村水上乐园按下了快捷键,从此“欢乐农耕文化节”、“门头水乡露营节”、秋季“村晚”等接踵而至。

西庄村的产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水上,村东大片的杨树林也是一块“富矿”。2024年,西庄村党支部瞄准市场需求,与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奇遇森林项目。“项目运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2000多人,暑假期间可达近5000人。”王谦介绍。

一边是水稻、油菜、鱼蟹等种植养殖产业,一边是啤酒狂欢、灯光秀等游玩项目,怎样让产业和项目更好融合,西庄村村“两委”与企业坐在一起商量开来。几番商讨后,村企双方就拓展产业链、收益分配、用工安排等内容达成一致,一个集冰雪文化、冰雪活动、冰雪体育等于一体的冰雪大世界项目在去年11月动工落地。

建成后的冰雪大世界有百余个景观、120余种娱乐项目,以及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多种美食小吃,春节期间每天吸引上千人游玩体验,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

促增收 村民富起来

乡村游的发展,引来了大批游客,也带火了乡村经济。面对与日俱增的“致富流量”,西庄村党支部强化对村内发展资源的统筹,把村民动员起来,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村民祖月根在自家庭院里开办的榨油坊,产品供不应求,直接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庄的油料种植。回乡创业青年孙海帆开办的民宿生意也异常火爆。全职妈妈王素梅凭借在游客中售卖口碑极好的农家莜面饺子和包子,成了村里的名人。“有了这些产业项目,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务工。去年村里游客最多的那个月,全村做生意的就有二三十家。”王谦乐呵呵地说。

日渐壮大的产业,稳定的增收渠道,让西庄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几年来,西庄村里学习经营的村民多了,街头巷尾唠闲嗑的人少了;公园广场文娱活动多了,邻里之间矛盾少了,处处呈现和谐景象。

站在村委会后边两栋主体已完工的二层楼上,王谦笑着介绍,“这是村里新建的乡村旅游驿站,预计今年5月完工。到时候,驿站将为游客提供住宿、吃饭、购物等一系列服务,村里的旅游配套服务将更加完善。”(本报通讯员 灵组宣)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
相关专题
· 党的建设数据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